中國經濟網武漢11月30日訊(記者 魏金金)“作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創新,又怎么去創造價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別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是工匠。” 武鋼股份有限公司質檢中心化驗分析工、高級技師朱有發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談到。
朱有發在接受媒體采訪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整整40余年堅守
一個專業干上一輩子
身著卡其色的工作服,眼前的這位武鋼人和其他同事似乎并沒有太大區別。但事實上,截止目前為止,朱有發已從事質量檢驗工作整整42年。在這期間先后完成30多個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取得國家專利4項,國家發明獎4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1項,省、市職工創新成果獎6項,武鋼公司級創新成果獎10項。
42年的時間,全部都投入到了質檢工作上去,用朱有發自己的話叫“一個廠·一個專業·干上一輩子”,專注的背后更是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工作的堅持與熱愛。1976年朱有發以“優秀知青”的身份踏入武鋼時,當時正好被分配到質監部門,“跟其他工人不太一樣,質檢工人每天身穿白大褂,總有一種非常神圣的感覺。”
朱有發在工作室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三十年過去之后,2007年,朱有發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也是武鋼第一個以工人技師以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朱有發創新工作室。在朱有發的帶領下,該工作室所在的武鋼質檢中心煉鋼站每年承擔著武鋼4000多萬噸500多億元的大宗原燃料以及300多個品種的質量檢驗工作,先后完成了20多個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解決質量檢驗、技術改造、設備運行等方面出現的許多疑難問題,為武鋼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人的價值是通過勞動成果來進行展示的。自己的創新價值和技能可以解決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個人的價值得到了實現,企業也得到了實惠。”朱有發說,整個武鋼的礦石原材料全都是質檢中心把關,把準確性檢驗好就是對武鋼最大的效益。
搞懂了就是自己的財富
搞不懂永遠自己都是外行
從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線質檢工人華麗轉身成為一名高級技師,這一路,朱有發付出了太多努力。早些時候,只有高中學歷的他在工作期間經常報名參加廠里的培訓班,并且自學《化學分析》等多本專業書籍與教材,大量補充新的專業知識,時常記錄陌生術語與實驗難題。1986年,朱有發還參加了為期一年半的業余分析化學培訓班,酷暑寒冬都無法阻擋他學習的熱情。
“只要是對工作有利的培訓,我一定抽時間進行培訓”朱有發說,自己已經不記得之前到底參加了多少培訓班。“電腦,編程,化學分析專業等等太多了,我這個人非常喜歡學習,遇到搞不懂的問題總想把它弄明白。有些事情,搞懂了就是自己的財富,搞不懂永遠自己都是外行。”
每個成果背后都有故事
創新來源于生產服務于生產
在采訪過程中,朱有發反復提及這句話:每個創新成果的背后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創新。因為有些問題都是瓶頸性問題,迫切需要我們進行創新,“我們工作室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斷解決新問題,不斷研發出成果,企業的發展就是要靠不斷地創新”。
朱有發操作堝模分離式熔融爐2代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在朱有發工作室的一個屋子里,擺放著4臺堝模分離式熔融爐。其中一個是進口日本的,剩下三個都是由朱有發自行設計的一代、二代、三代產品。據悉,當年從日本進口一個電熱式熔融爐價格高達7萬美元,而且用不了三個月就要更換。憑著一股韌勁兒,朱有發從2004年開始,總共用了500多個日日夜夜,期間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在2006年成功研制了第一臺國產熔融爐。而這也是朱有發人生的第一個專利。在此之后,朱有發先后對設備進行兩次更新換代,不斷優化熔融爐操作系統,極大解決了以往因熔融質量不夠穩定而影響礦石檢驗準確性的技術難題,并且減弱了此前操作強熱強輻射的問題。如今這套設備已被國內的鋼鐵同行廣泛引進使用。
除此之外,由朱有發發明的礦石試樣快速干燥裝置、燒結礦全自動轉股實驗裝置、X射線熒光分析試樣電熱式熔融爐、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動測定儀等也開始被鋼鐵同行諸如鄂鋼、馬鋼等逐步應用在產業鏈的相應環節,“畢竟我們研發的東西也是行業需要的東西”。
朱有發現場操作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動測定儀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朱有發現場介紹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動測定儀工作原理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可以說技術創新不僅要著眼于生產服務需要,更要把握好每一個細節問題。此前有一位年輕的女大學生因為操作失誤將手指肌腱切斷從此喪失了指甲的發育功能。朱有發于是帶隊升級原來的質檢裝置,由此發明了管式燃燒爐自動進樣裝置。如此一來,機器作業不僅代替了人工操作,大大避免了此類事件發生,而且更縮小了人工操作不一所可能帶來的分析誤差,為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創造了條件。
轉型陣痛迎接挑戰
讓創新力量不斷“走出去”
目前,中國鋼鐵產業正經歷著轉型陣痛,同時也面臨非常嚴厲的環境治理壓力,可以說挑戰巨大。而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創新和升級必然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剛進武鋼那時候人很多,但效率不太高,原因就在于技術比較落后,后來隨著不斷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人越來越少,反而檢測項目越來越多。這么多年來,也證明了我們不是靠工作量而是靠技術進步來實現升級換代的,這些技術創新也在慢慢促使武鋼在生產工藝和生產結構上發生革命性的改變”朱有發由此談到了之前發明的廢液全自動中和排放裝置。
工作室外正在運行的廢液全自動中和排放裝置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50萬元,而在節能環保方面,2015年單就武鋼質檢中心所在的武鋼青山本部主要環保改造項目就投資了兩個多億的專項改造資金。不僅如此,技術創新為產業轉型創造可能,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減員增效。
如今朱有發的工作室還經常會參與檢驗分析能力驗證,以進一步檢測實驗室的分析能力,并積極參與修訂、制定國家與行業標準,而這不僅是是體現工作室技師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創新力量不斷“走出去”的重要展現。
匠心情懷薪火相傳
把事做完是工人 把事做好才是工匠
如今,在朱有發的指導和工作室里技術骨干的努力之下,朱有發工作室目前已經培養了4個高級技師,7個技師。朱有發認為,現代競爭不僅僅是要技術創新,更要不斷培養高端技術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培養高精人才是現代企業一個非常突出和緊迫的任務。
“工作室不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但他們要成長起來,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這一代馬上就要面臨退休,誰來接班是個問題,所以現在一定要盡快把他們帶出來”說這話時,朱有發顯得尤為激動。
工作室里的技術骨干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路在自己腳下,怎么去走,只有靠自己。我們一定要有決心和信心,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么走,但我自己知道要怎么走。作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創新,又怎么去創造價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別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是工匠”。這大概也是朱有發激勵后輩不斷前行不斷成長的肺腑之言吧。
談到“退休”的話題,朱有發這樣說:從知青返城到現在,我一輩子都在武鋼,干了一輩子,一輩子的情結都在這里,即使哪一天退休人走了,心還在這里。他表示,退休之后,自己還會利用業余時間為武鋼進行服務和指導,“如果企業需要,我仍然會全力以赴參與到工作中去。”這份武鋼人的責任感似乎早已深深地扎進了朱有發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