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進入院線上映的國產紀錄片僅有兩部,合計票房130萬元。而同年度美國電影院線播出的紀錄片為141部,總收入達到1.3億美元,兩者相差懸殊。
上世紀80年代,紀錄片曾經風靡一時。當時熱播的《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等紀錄片,向觀眾深情地展現了祖國的大好山河,讓在改革開放中奮斗的人們找到了民族自信心。后來,隨著電視節目的多元化,紀錄片一度沉寂。如今隨著產業的日趨成熟,紀錄片正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當中。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全國,讓充滿人文關懷色彩的紀錄片成為關注熱點。然而,觀眾想在電影院里看到紀錄片依舊不易。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持續7年的調查,2012年中國紀錄片在生產、制作、傳播、營銷等領域有較大增長,發展的突出特點是全面轉向產業化,制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我國電視紀錄片平均每分鐘投資額度為673.3元;電視紀錄片年度投資總額介于10.78億元至12.52億元之間;電視紀錄片年度首播總量為15880小時,同比增長17.8%;電視紀錄片年度制作總量約為10300小時,同比增長35.9%。
報告同時指出,2012年以來,微紀錄片表現搶眼,新媒體開始改變紀錄片營銷方式。隨著各大視頻網站紛紛開設紀錄片頻道,紀錄片的制作和播出手段更加多元靈活,越來越多的廣告主也開始注意微紀錄片對于營銷的重要性。
不過,在我國電影院,依舊難覓紀錄片的蹤影。2012年,進入電影院的紀錄片僅有《索馬里真相》與《仰望星空》兩部,合計票房130萬元。《仰望星空》講述了科學家錢學森的生平事跡,電影本身是有看點和感人的,但是前期宣傳營銷不夠,導致最終票房慘淡;而《索馬里真相》上映時正值三八婦女節,同檔期女性題材電影對其造成一定沖擊,且索馬里題材已不再熱,大眾的關注度不高。不得不說的是,在170億元的國產院線票房市場中,130萬元的紀錄電影收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