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無錫9月12日訊 (記者 朱國旺)“作用突出、積極落實、困難依舊。”9月11日,在無錫舉辦的“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所高技術室副室主任、副研究員張于喆用這12個字總結了10天來對五省六市調研的感受。他表示,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不可替代,要破解目前面臨的難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政府部門間應加強戰略合作,企業應加強創新治理。
9月11日,“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座談會在江蘇無錫舉辦。圖為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研究所高技術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張于喆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澤彪/攝影
“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就是‘有擔當、有作為’。”張于喆說,從走訪省市提供的相關資料看,這些地區民營經濟比重占比大多達90%以上,無論是在帶動就業、實現產值等方面,還是在創新發展、稅收貢獻等方面,都充分發揮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他表示,地方各級政府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也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就是“有認識、有舉措”。像重慶、江蘇等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旗幟鮮明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在充分肯定各地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經驗舉措的條件下,張于喆也指出民營經濟目前存在的困難和不足。他說,民營經濟在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內部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形勢下,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難依然嚴峻。企業普遍反映,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數字技術的發展,企業缺乏既懂企業業務,又懂數據挖掘與分析的數字化轉型人才,由此無法在業務運行中形成人、物、場景等數據的專業化分析能力,因而容易陷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發展困局。
張于喆著重指出,民營經濟“無可替代”。從未來發展看,在新形勢、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民營經濟作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將勇擔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使命,將始終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取得更大突破的重要內容并將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張于喆建議通過“兩個加強”,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即“各地各部門要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使有關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對政府部門而言,張于喆建議要加強政府部門間的戰略統籌、溝通協調與合作,立足“高站位、凝共識”的要求完善制度體系建設。要緊密結合民營企業發展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加強政策制度體系建設,確定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先事項和要求。并且要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利益協調不均衡、運行機制不完善等有待進一步完善的體制機制問題。
對于站在高質量發展新十字路口的民營企業,張于喆建議加強開放合作、創新治理,以新視野、新觀念、新思維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他表示,民營企業自身要立足已有基礎和比較優勢,從破解制約自身發展的突出問題著手,有效推動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不斷推進產品、業態、商業模式創新,穩步增強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實力,實現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