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董事長包克辛。中國經濟網記者張靜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記者 楊斯陽) 今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議上,中儲糧董事長包克辛表示,去年中國谷物凈進口量增加了873萬噸是市場行為,只要理順政策,提高人民和地方的積極性,中國谷物有條件實現需求的長期基本自給。>>>點擊進入專題
谷物凈進口量增加屬于市場行為
包克辛表示,人多地少是中國基本國情,中國的糧食自足供應,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全世界關注的問題,最近一次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爭議,源自于去年中國谷物進口的大幅度增長。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谷物增長156.7%,凈進口量增加了873萬噸。包克辛表示,這個現象是中國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引起了中國國內以及世界上很多人的關注。
對于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包克辛認為,去年中國谷物進口的激增與2004年和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的幾次情況不同,不是由于中國谷物供應供求出現了較大的缺口。而是價格因素導致的純市場行為,國外的谷物價格便宜,國內的谷物價格貴,進口有利可圖,引發了較大的進口量。
包克辛說:"由于中國農業生產,目前中國糧食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過去一年中,增加的庫存量遠遠超過凈進口的增量,進口的量把國內的量比下來,庫存的增加超過進口量,去年在中國是自給自足的。"
包克辛認為,目前我國庫存的品種結構更加趨于合理,小麥、稻谷、玉米庫存的品種結構跟消費結構更加匹配,糧食安全暫時沒有問題,但并不等于遠期沒有憂慮,未來城鎮化和工業化將持續增加對糧食的需求,
我國有條件實現谷物長期基本自給
對于我國糧食種植形勢,包克辛認為:一方面,由于種糧的比較效益較低,這種比較效益不斷的削弱各級地方政府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中國的南方,撂荒的問題,雙季稻改單季稻問題,雖然也采取了諸多的措施,但這種現象并沒有完全解決。另一方面,種糧食改種經濟作物或者改成林地。
包克辛認為,上述兩點是中國糧食安全最大的問題。改造占耕地面積三分之一中低產田是增加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要有效挖掘這些潛力,必須充分調動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6億農民的積極性。
根據今年糧食局做出的預算,中國每年流通到消費過程中損失、浪費的糧食約1億噸,占全年總消費量的五分之一。對此,包克辛表示,這其中有投入的問題、體制的問題、也有觀念習慣的問題。中國科技有進步的潛力,控制非食品工業用糧。同時,中國的人口增值現在已經不足10%的增量,只要理順政策,提高人民和地方的積極性,中國谷物是有條件實現需求的長期基本自給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