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品企業在2008年摔了一個大跤后,直到今天仍在嘗其苦果。因此,面對變與不變的選擇,中國乳企沒有退路,唯有向前!
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國內共計進口乳制品134.12萬噸,同比增長26.08%。而乳制品出口僅4.97萬噸,增長還不及進口量的零頭。大量的洋乳品沖擊國內市場,直接導致了去年第三季度國產乳粉的嚴重積壓。近年來,不少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嚴格的限購令,然而消費者奔赴境外搶購洋奶粉的熱情只增未減。有機構估測,通過“水軍”或朋友等非正規渠道代購進來的乳品,恐怕不亞于正規進口的乳品數量。
消費者的不信任,已經被公認為是影響國產乳品發展的頭號攔路虎。即使在公開場合,伊利、蒙牛等行業龍頭均毫不諱言,三聚氰胺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心理陰影,至今還未消去。這些年,共同面臨的危機甚至一定程度上讓國內品牌互相攻擊和拆臺的惡性競爭行為大幅減少。因為國產品牌集體口碑的喪失,必然且事實已經威脅到了所有同業者的生存和發展。而要改變這一點,需要每個企業的努力。
誠然,消費者對國產乳品信心不足,也存在沒有正確看待食品安全、神經高度緊張和對風險交流不夠的原因。有專家就認為,食品100%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在國外,也有很多食品出現問題,比如有些是企業加工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有些是流通過程中產生的。
作為食品生產企業,當然必須精益求精。值得嘉許的是,大部分乳品企業已經意識到,一味埋怨、訴苦和指責無助于改變現狀,唯有敞開心扉接受社會的批評和監督,同時埋頭練好內功,才能重塑國產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在日前召開的一場內部會議中就一再強調,要想改變別人,首先必須改變自己。
主流企業的看法,無疑是一種更為務實的態度,這也是唯一能夠幫助他們推倒2008年以來一直橫亙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那堵不信任的墻的有效路徑。也正因為主流企業對消費市場和社會輿論在認識上的理性回歸,使得這些年,中國乳業的整體面貌發生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轉變。
這些年,大部分企業都在嚴格按照政府要求,全面加強管理、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完善檢驗制度、強化檢驗手段、堵塞漏洞,確保出廠產品的質量與安全,特別在奶源基地建設方面,都在大力發展企業自辦牧場,提升自有奶源的比例,引導奶農改變飼養模式,組建奶農合作社,加強對擠奶、運輸、進廠等環節監控,使原料乳的生產、收購在企業的有效監控之下。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各重點企業自有奶源比例大幅提升,一些企業自有奶源比例超過40%,先進企業達到60%,有的已達100%。伊利、光明、貝因美、娃哈哈、圣元等企業,還陸續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開始到法國、荷蘭、新西蘭等有資源優勢的國家尋找優質奶源。
當然,企業自認為做得再多再好,在消費者看來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顧客就是上帝”。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檢測合格就算安全了,必須要讓消費者感覺安全,才是真正能讓市場接受的安全產品。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