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長沙市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堅持把“菜籃子”工程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全力實施“菜籃子”工程建設提升四年行動,有效保障了千萬人口城市的“菜籃子”產品供給。
長沙市建立了適應特大城市需求的“大供給”體系,輻射全國全省的“大流通”渠道,以及農產品產銷“大發展”路徑。
為統籌做好“菜籃子”相關工作,長沙建立了適應特大城市需求的“大供給”體系,通過研發新品種,穩步提高品質和產量。當地持續推進種業創新,加快建設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培育各類種業企業143家。三年來共引進、研發200個蔬菜新品種,保護和擴繁27個地方特色畜禽水產品種,辣椒育種能力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同時,推廣新技術,出臺《長沙市院士農業實施辦法》,建成17個院士農業工作站(室)、12個院士農業基地,落地18項院士科研成果。連續三年通過蔬菜生產“三新三高”試驗示范,成功培育打造了春華軟皮椒、紫糯茄子等一批特色高產蔬菜品牌。不僅如此,長沙市還大力發展新設施,支持生產主體購買“菜籃子”生產設施災害保險,對保險保費給予40%補貼,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兜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還出臺了系列政策,建立輻射全國全省的“大流通”渠道。首先是強骨干,科學布局大型農批市場。當地印發《長沙市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構建了輻射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每年蔬菜、水產、肉禽等農產品吞吐量在1200萬噸以上。其次是優網絡,梯次完善零售網點覆蓋。《長沙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出臺,將農產品市場建設規劃列入《長沙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2023—2035年)》,“菜籃子”產品零售網點數量穩步增長,市民買菜更方便。建設374個鎮村電商服務站點,2023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69億元,同比增長41.7%。最后是擴渠道,逐步健全應急保供機制。出臺《長沙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搭建“市-區縣(市)-街鎮-社村-重點保供企業”五級保供預案體系,建設了一支包含生產基地、重點批發市場、流通企業的“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骨干隊伍。在對口幫扶的龍山縣等地,建設20余個外埠“菜籃子”保供合作基地,實現了市域間互補供應。加強對“菜籃子”產品市場運行情況每日監測分析并適時發布,切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此外,長沙還探索建立農產品產銷“大發展”路徑,突出“招牌硬菜”,鏈接特色農品。長沙積極組織市場主體參加展會,全方位提升“長沙菜”知名度、美譽度和附加值。出臺《長沙市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培育預制菜生產加工企業119家,規模以上企業55家,寧鄉花豬、東山辣椒等特色農產品逐步導入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持續延伸本地“菜籃子”產品產業鏈條與銷售半徑。同時,突出“新鮮好菜”,精準產銷協同。當地采用“公司+合作聯社+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生產基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農戶自種自銷升級為統一的技術指導、分揀分級、包裝品牌和整體的市場營銷。今年5月,長沙聯合電商龍頭平臺開展“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已實現農產品銷售超1.4億元。除此以外,突出“地道食材”,促進城鄉融合。長沙連續多年舉辦“騰城迎賓·慢游鄉村”“城鄉對接·村社互進”等系列特色活動,引導102個城市社區和鄉村共建,深度挖掘鄉村“六好”資源,大量本地“菜籃子”產品實現直供直銷。大力開展“星村我有+”活動,鼓勵采取“農業認養+共享經濟”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模式,進一步豐富鄉村蔬菜、水果、肉蛋等農副產品外銷渠道。今年以來,全市已舉辦各類供銷市集等活動近200場(次),拓寬了村民增收途徑,豐富了市民“菜籃子”產品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