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加速的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生物多樣性公約》和各國都在呼吁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變革性轉變”。
經濟發展導致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問題,目前在中國得到了較好解決:森林覆蓋率從10%提升到24%,自然保護地覆蓋率從3%上升到18%,濕地受保護面積比例從5%提升到50%,大熊貓、雪豹、朱鹮、揚子鱷、麋鹿等瀕臨滅絕的物種已經得到恢復。總結中國在生物多樣性治理方面的變革性轉變,可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提供參考。
在意識形態方面,中國樹立了“生態文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導思想。
在政府組織架構方面,建立了自然資源部專門負責所有的自然保護地,將過去分散在十幾個部門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到一起,實施統一規范管理;正在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將環境保護部拓展為生態環境部,極大地加強了與生態狀況相關的督察和監管。
中國將生態保護納入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規劃。自2011年開始至今,已經有超過50%的國土空間劃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財政資金轉移支付,已有800多個縣享受到該政策,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中國是第一個制定生態紅線規劃的國家,生態紅線規劃為在大尺度范圍內整合保護與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機制。到2020年底,各省區市生態紅線已經劃定,全國平均25%的國土空間納入生態紅線。該制度維護了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證了生態過程的連續性,全面限制了有損于脆弱區生態環境的產業擴張;自然保護地是生態紅線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初步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覆蓋18%陸域,4.1%海域。這些與生態相關的規劃通過“一張藍圖繪到底”,得以貫穿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之中。
在全國各地,大量重點生態工程實施,包括植樹造林、退耕還林(草/濕)、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防護林、恢復濕地和海岸等。1998年大洪水之后,四川省實施了全國第一個禁伐令,對四川省長江上游部分地區天然林實施全面禁伐,隨后全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將大量伐木工人轉變為護林員,林業企業參與植樹造林等公益事業,成功實現了產業的轉化。
建立并不斷完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資源環境、森林、濕地、草原、野生動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正在構建中。積極參與各類相關的國際公約和項目,包括《生物多樣性公約》、《世界遺產公約》、《人與生物圈計劃》、《拉姆薩爾公約》、《氣候變化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遷徙物種公約》等。第十五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之后,中國也將成為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的關鍵推動者。
扶持大量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際和國內民間組織,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和行動提供技術指導,并培養了大量人才。
中國的生態保護正處于生機勃勃的發展時期,對應于全球生態危機持續加劇的局面,中國在繼續積極探索和實踐的同時,將擔當起更多重任,引領、支持、協同盡可能多的國家,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解焱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敬能系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顧問)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