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昆明10月17日訊(記者楊秀峰)《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期間,我國宣布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第一批國家公園。
“5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我們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始終堅持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實施一戶一崗管護,讓牧民群眾在保護生態的同時過上好日子。”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湘國在COP15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三江源國家公園山大溝深、條件艱苦,試點區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有牧民7.2萬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有2.4萬人口。2015年,試點4縣牧民人均收入僅為5876元。
王湘國告訴記者,“所以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始終堅持把引導牧民群眾脫貧致富、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作為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了生態獎補、民生改善等政策措施,開展了黃河源環境教育、瀾滄江漂流生態體驗項目,使當地民眾在保護中增加就業,得到資金支持,實現脫貧致富。”
據王湘國介紹,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創新治理模式,為保護地每戶牧民提供一個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每年為他們補助資金3.7億元,17200多名牧民成為生態管護員,有了體面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2020年國家公園2.4萬牧民全部實現脫貧目標。一戶一崗政策的實施,讓三江源各族人民與山水相融、與生靈共處、與草木共生,還有了體面的工作,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牧民從生態利用者變為生態守護者和獲益者,成為民眾參與保護、分享成果,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最佳實踐。同時,太保集團還為管護員提供了總計54.4億元人身保險、醫療保險和風險保障資金,使得他們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全力投身保護事業。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恪守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第一’和‘全民公益性’要求,繼續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生態環境資源價值變現難題,不斷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不斷提升牧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王湘國表示,“一是大力普及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從業技能帶動牧民增收。二是發展以科研、科普、環境教育及探險為導向的特許經營帶動牧民增收。三是新增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提高工資帶動牧民增收。四是積極推動提高生態獎補、野生動物與家畜爭食草場損失補償帶動牧民增收。五是發揮農牧業合作社作用,打造‘三江源國家公園綠色產品’電商平臺,提高生態產品附加值帶動牧民增收。”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