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深圳灣畔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共同守護著一片生機勃勃的紅樹林濕地。作為東半球國際候鳥南北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每年有約10萬只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越冬或過境。
2023年2月,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列入《濕地公約》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加上香港米埔內后海灣國際重要濕地,深圳灣成為同時擁有兩片國際重要濕地的灣區。
這片濕地不僅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見證了深港兩地在生態保護領域的緊密合作。自2023年1月簽署深圳灣(后海灣)濕地保育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在紅樹林和濕地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寶貴經驗。
“深圳灣本身就是一個深港共有的濕地。米埔的紅樹林跟福田的紅樹林一水之隔,雖然被深圳河分割了,但是并不妨礙生態系統是一致的。”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瓊說。
根據濕地保育合作框架協議,深港兩地將在水鳥(黑臉琵鷺)同步調查和智慧監測、海桑和無瓣海桑等外來物種控制、水鳥遷飛區關鍵棲息覓食地保育、生態基線調查、自然教育活動等方面開展合作和經驗交流,促進深圳灣(后海灣)濕地生態承載力的全面提升,共同維護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的完整性。
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區主任(教育)張浩天說,深港兩地自簽署濕地保育合作框架安排后,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交流和合作,至今共舉行7次會議。“合作框架為深港兩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促進兩地分享保育后海灣(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的經驗,共同保護后海灣(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
黑臉琵鷺作為深圳灣的旗艦物種和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其種群恢復的成功備受矚目。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不足300只到2024年1月全球同步調查的6988只,黑臉琵鷺的數量增長令人振奮。深圳灣在黑臉琵鷺的保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是黑臉琵鷺全球重要的越冬地。
為了精準監測黑臉琵鷺的數量和分布,深港兩地開展了同步調查和智慧監測。每月的同步監測數據反映了整個深圳灣黑臉琵鷺的情況,而每年的全球同步調查則通過人工統計方法全面了解種群動態。此外,利用高清攝像頭和人工智能鳥類識別技術,實現了對黑臉琵鷺的自動監測,尤其在夜間,這種智慧化手段減少了對鳥兒休息的干擾,提高了監測效率。
張浩天告訴記者,以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深港兩地共同就黑臉琵鷺數量進行的調查為例,香港、深圳及澳門共錄得432只黑臉琵鷺。此外,深港兩地近期進行的鳥類環志及其他追蹤資料亦載有中杓鷸、紅腳鷸等在2023至2024年冬季活躍來回于米埔和福田的記錄。
海桑和無瓣海桑作為外來物種,曾對深圳灣的紅樹林生態造成影響。然而,通過深港兩地的共同努力,這些外來物種得到了有效控制。楊瓊介紹,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定期清理原生林下的海桑和灘涂上的植物幼苗,確保本土紅樹林的生長空間,保障了水鳥有足夠面積的覓食地。
11月6日,國際紅樹林中心成立協定在深圳正式簽署,首批18個成員國代表共同簽署協定并為國際紅樹林中心揭牌。展望未來,深港將繼續深化在濕地保護領域的合作,致力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跨境聯合保護模式,這不僅包括強化現有的濕地保護和科研合作,還將進一步擴展至全球范圍內的紅樹林保護工作。
楊瓊說,深港雙方可以互相學習彼此濕地保護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實施跨境聯合保護。希望深港雙方在深圳灣的濕地保護模式,能夠為國際紅樹林中心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示范案例。
香港都會大學講席教授譚鳳儀指出,深港兩地依托國際紅樹林中心平臺,未來可以在科技、資源、管理、信息等方面,多交流、多合作、多分享,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濕地保護合作。
(梁希之 郭辛)新華社深圳/香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