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王婉瑩/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福州4月24日訊(記者王婉瑩) “數字中國的建設,最終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下一步要推動數據的共享開放,幫助實體經濟插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翅膀。”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孫丕恕認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應該從三個層面進行。
第一,互聯網+民生,就是消費互聯網。通過一部手機,通過消費互聯網,可以解決衣食住行等一切關乎民生的問題,老百姓辦事變得愈加方便,這就提升了獲得感。
第二,互聯網+政務服務。原來老百姓去政府辦事需要跑很多次,現在通過網絡就可解決,實現了“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這也是獲得感。
第三,互聯網+企業,就是工業互聯網。實體經濟的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轉型,從而打造智慧企業。
孫丕恕介紹,從浪潮來講,我們是一個平臺技術的產品提供者,建云、建數,一切的核心都是基于云。云計算已經像水、電、氣一樣,成為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讓計算力越來越強,但成本卻越來越低。
據了解,去年,浪潮在山東推動了20萬家企業“上云”。工信部調查顯示,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后,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超30%,運營成本約降20%。“浪潮通過提供計算平臺,推動政府、企業購買云服務(即“上云”),從而促進整個社會成本的下降。” 孫丕恕說道。
“要實施數字中國的建設,就要推動數據的共享開放,特別是政府數據共享。” 孫丕恕表示,分析數據顯示,我們需要的數據中,80%在企業、政府里面。下一步,要以物聯網為基礎,以數據為核心,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海量工業數據集成,從而幫助實體經濟插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翅膀,讓來自于生產流程、內部管理和消費市場上的數據動起來、用起來,將數據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推動整個制造產業向高端、個性化、定制化、全面服務化邁進,支撐“中國制造2025”落地。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