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鄭路 記者施本允)近日,浙江杭州平臺經濟發展20年巡禮活動舉辦,活動上發布了《杭州平臺經濟20年發展報告》。截至今年11月,杭州市共有平臺企業390家,主要平臺交易額(GMV)從2003年0.23億元,持續快速增長,2023年達到8.58萬億元,20年增長超37萬倍。
從金融、區塊鏈、智能倉儲,到購物、支付、出行、醫療,隨著生活模式的生態圈全鏈條“上網”,杭州形成了消費、工業、農業、文旅等互聯網平臺全領域發展體系。據悉,杭州市網絡零售額始終保持10%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從2013年的1524.12億元增長至2023年12321.9億元,占全省網絡零售總額的比率保持在40%左右。
在平臺經濟新模式不斷涌現的背后,杭州的監管、維權模式也在不斷升級迭代。2007年,杭州指導淘寶引入“7天無理由退換貨”等措施,開啟了網絡平臺消費者保障制度化探索,讓消費者有了“放心買”的底氣。2013年,這一措施被納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除此之外,還率先在全國查處“刷單炒信”案件,并納入新《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范圍;首創全國網絡糾紛人民調解機制;打通網絡消費投訴“紅旗渠”通道,實現網購糾紛在線快速分流、平臺優先處理、效能大幅提升;政企合作不斷拓展深化,建成全國首個“紅盾云橋”智能協作項目,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打通政企間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遠程在線自動比對、抓取、協查、反饋;出臺全國首部地方政府規章《杭州市網絡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有力促進了平臺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的落實。電商消費兩大保障中心“電子商務12315投訴維權(杭州)中心”和“網絡商品質量監測(杭州)中心”的設立,有效解決了網絡跨區域、跨境消費的維權難題,有效打擊了網絡制假售假侵權者。面對平臺經濟成長中出現的煩惱,杭州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多個“首創”的治理理念、規則和模式,不斷提升監管效率,持續輸出“杭州經驗”。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