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已初見成效。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7年這五大任務的著力點將有哪些變與不變? 和你我有什么關系?“國是直通車”為你解答。
點評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認為,在鋼鐵、煤炭去產能已取得一定經驗和成果的情況下,明年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料將擴展至電解鋁、銅冶煉、玻璃等行業。
點評
明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漲嗎?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看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高企是供求關系決定的,是中國經濟轉型期間結構性失衡的表征。要解決“消化不良”問題,光靠微觀層面的“術”還不夠,還要立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出宏觀層面的“道”,絕非一日之功。
這個“道”,就是應放眼整個大都市圈進行統籌規劃。在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的過程中,應積極推進戶籍改革,對接產業轉移,合理規劃產業布局。
點評
這一調整切中時弊。中國債務大多集中在企業部門,一些產能過剩行業債務率高達70%。目前經濟增速雖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在6.7%的中高水平,但不少企業仍在“生死臨界點”上掙扎,償債能力堪憂。
兩個月前,中國官方已發布《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明確了債轉股實施“路線圖”。在此情況下,2017年料將成為債轉股加速落地之年。
點評
修訂《勞動合同法》或將加快提上議事日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年兩會時曾指出,現行《勞動合同法》是以標準工時制為基礎,不適用于靈活用工。此外,近年來薪酬上漲之快超過勞動生產率,也與《勞動合同法》不無關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此前亦表示,《勞動合同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不夠,企業用工成本較高等。對這些問題,官方正在積極研究。
降成本的根本目標在于助企業增強競爭力。在合理和有效降低稅費負擔、制度性交易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外部成本的同時,引導企業通過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術創新等措施,降低內部成本,“內外兼修”,才是降成本根本之道。
點評
彌補“軟短板”已經刻不容緩。事實上,當前民間投資持續低迷,企業家信心不足,都和產權保護不力、市場營商環境不佳等“軟短板”直接相關。
賈晉京認為,與基礎設施不足等“硬短板”相比,體制機制上的“軟短板”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更嚴重。彌補“軟短板”,料將成為今后中國的重點工作之一。(李曉喻 制圖儲倩)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