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稅負的討論,已跳出簡單的稅負高低之爭,更多是從稅制、稅費關系、非稅綜合成本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深層次地思考如何降低企業稅費“痛感”,更好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一席談,引發社會輿論對企業稅負的關注仍在發酵!按舜味愗摖幷,確實有點不同!敝袊鐣茖W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說。這是因為有關部門、學界、業界的大討論,已經跳出簡單的稅負高低之爭,開始從稅制、稅費關系、非稅綜合成本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深層次思考如何降低企業稅費“痛感”,讓稅收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
稅制不同 加重稅費痛感
姑且不論統計口徑是否嚴謹,對于產生“中國企業綜合稅負高于美國”說法的原因,不少專家均認為根源在于中國的稅制結構不同于美國。
中國以間接稅為主,稅收收入主要來自企業,美國則以直接稅為主,稅收收入主要來自個人。從稅負構成及承擔者來看,我國企業承擔了90%以上的各種稅費,個人承擔的各類稅費占比不足10%!耙蚤g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決定了我國稅負從整體上可能高于以直接稅為主體的國家,企業承擔較多稅負的實際,又決定了企業對稅費痛感更加敏感。”楊志勇說。
認識誤區、統計口徑偏差,也會對企業“稅收痛苦指數”造成誤導。比如,所謂“中國綜合稅務高于美國35%”,就是將除了“正經”稅收以外的用能、土地、保險費等綜合成本,全當成稅來計算。專家表示,確實有西方國家寬口徑計算企業稅負,將一些具有稅收性質的收入算進去,但國家之間稅制不同,稅基不同,很難生搬硬套別國口徑。
還有一種認知誤區,認為“稅率是多少,企業就承擔多少稅負”。其一,這一說法忽視了稅負轉嫁因素!罢嘉覈愂帐杖氡戎厝种笥业牧鬓D稅,依附于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可以實現轉嫁,企業只履行繳稅義務,并非負擔者!眹叶悇湛偩侄愂湛茖W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舉例稱,如果銷項稅是100元,進項稅是20元,應納稅是80元,就說這80元是企業稅負并不準確!皩嶋H上,100元銷項可以轉嫁到客戶。此外,我國并沒有要求購買方一定要負責進項稅,那20元進項稅也可以轉嫁。80元應納稅額從現金流來看,企業并沒有完全負擔!彼f。
其二,應抵盡抵,能有效對沖稅負!霸鲋刀愂侵行缘,在其鏈條上對產業、行業、企業都是有利好導向作用,改革需要完善的就是增加抵扣鏈條!比鹑A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說,一方面要增加可抵扣的范圍,另一方面嘗試留抵稅額當期退稅。
收費不降 影響減稅效果
“公路超載這么多年都根治不了,為什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岳樹民笑言,正是沿途收費多、物流成本高,部分車輛只得鋌而走險通過超載來爭取利潤空間。
這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不規范收費給企業運行帶來的負擔!坝行┑胤秸氖召M項目可謂五花八門。我曾作過一個統計,就房地產行業而言,相關收費就達97種。不少企業分不清楚,會把這些費統統當成稅。”張連起說,這些隨意性高、不規范性收費,帶給企業的負擔,遠高于統一征收、較為規范的稅。比如,一些地區行政審批前置的各類技術審查、評估、評價等存在中介服務項目多、收費額高,企業甚至抱怨“如果不找中介根本就通不過評估”。
在張連起看來,降費最應該關注的還有行政性事業收費和各類政府性基金。比如,排污費、水土流失防治費、林地補償費、社會撫養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比如,國家規定凡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用人單位,按其差額人數全額征收保障金,這個比例是在職職工人數的1.5%。“格力員工近8萬人,要安排上千位殘疾人就業才能免繳保障金?稍诋數馗緵]有那么多殘疾人,外地的殘疾人又不大可能舍近求遠來格力就業!备窳﹄娖鞫麻L董明珠表示,由于安排的殘疾人數不達標,企業每年都要繳納數千萬元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對企業而言,稅費感受是緊密相連的。如果稅減下來,但是費沒降下來,企業仍會覺得負擔過重!睆堖B起說,要消除企業稅費“痛感”,清費尤為迫切。
“應該加快推進清費立稅進程!崩钊f甫說,加大費改稅力度,切實將適合稅收形式征繳的收費項目、基金項目改為稅收;在大力推進稅制改革的進程中,適時將某些收費項目并入到稅改方案中,統籌實施;在構建財稅體制框架結構中,通過費改稅,健全地方稅體系,確保地方財源穩固。
值得注意的是,收費項目并非越少越好,政府提供的普遍性服務要通過稅收來籌集資金,但對特定企業、個人提供的非普遍性服務,讓一般納稅人來提供資金是不公平的,應向特定收益人收費。舉例來說,企業或個人辦理護照,需發生護照印制、加裝防偽標識、技術研發等費用,應由企業和個人來彌補成本。再比如,個人丟失身份證需要補辦,就應自行負擔相關費用。
多措并舉 降低綜合成本
“當前,‘逢稅必批’成了一個社會現象。事實上,這涉及中國自古以來對賦稅的深層次認識問題!痹罉涿裾f。
被廣泛指責的稅負,其實并非企業經營壓力上升的主因。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體制與機制不暢,才是造成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發電企業產能過剩閑置,企業用電成本又很高,雙方都有降低電價的需求。但當前電力體制卻使這個問題長期難以解決。再比如,有些企業抱怨借貸成本高,根本原因是金融體制改革不到位,造成金融與實體經濟脫節!彼f。
此外,在不同時期,企業感受到的稅負壓力有所不同!疤幵诮洕仙A段時,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利潤豐厚,承受稅負的能力就強。在經濟下行時期,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提高、附加值降低、利潤變薄等諸多困難,承受稅負的能力自然隨之下降!眲⑸邢1硎,對一些企業來說,經濟下行造成融資、人工、能源等成本不斷上升,政府減稅幅度不能覆蓋其盈利缺口,稅負容易成為“靶子”。
“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負力度,同時,也要綜合考慮民生剛性支出和財政可承受能力。無論是精準扶貧,還是養老、醫療、社保等,都要有穩定的財力支撐。減稅,不能誤傷民生。此外,企業自身也要多方施策,降低綜合運行成本,不能只寄望于減稅降費。”張連起說,引導企業家正向預期也很重要,對內,要穩住民間投資,對外,要控制大型資本外流。
在劉尚希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定調,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稅費,這就相當于是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至于具體怎么減、哪個稅種減,還要等待具體政策出臺,這需要綜合比較、反復權衡。從長遠來看,減稅相對容易,更難的是推動配套的經濟社會改革,這才是降低企業負擔的根本出路。”他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崔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