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原標題: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負擔——四論堅定不移把實體經濟抓上去
為企業減負是振興實體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效果。但從總體上看,仍需加大工作力度,特別是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下功夫,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負擔。
我國企業負擔重的問題由來已久。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進一步統一認識,切實加大工作力度,重塑實體經濟競爭新優勢。要繼續加強各部門協同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全力打好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稅負、社保、財務、生產要素、物流等成本的“組合拳”,全面減輕企業負擔。
在加快各項降本減負政策落實的基礎上,還要完善實施“清單制度”,建立以清單查詢為主的減輕企業負擔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的清理、整頓。必須堅決整治“紅頂中介”和壟斷收費,包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收費、進出口環節收費、金融機構收費、電子政務平臺收費、建設領域收費等,規范各類涉企保證金,遏制各種向企業亂伸的“黑手”。必須針對一些突出問題,開展涉企收費檢查和督察,如違規設立的收費項目,利用行政職能、壟斷地位指定服務和強制服務的收費,繼續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費,以及不執行停征、減免、降標、取消等涉企收費優惠政策的情況,從嚴作出處理。
前不久,國務院已要求將降低物流成本、推進降本增效作為今后一項重要任務。為此,相關部門要加快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切實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物流領域降稅清費力度、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積極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發展。同時還要看到,降成本仍大有潛力可挖,積極推進鐵路多式聯運就是典型一例。這些年,我國鐵路運輸迅速發展,但在多式聯運特別是集裝箱多式聯運方面,鐵路仍然是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從成本角度看,鐵路運輸成本只有公路的1/4至1/3。2016年我國鐵路貨運比重僅為7.6%,與美國、歐盟等40%左右的鐵路貨運比重差距明顯。此外,國際上港口集裝箱的海鐵聯運比例通常在20%左右,美國達到40%,印度也有25%,而我國僅為2.6%。這一方面說明我國鐵路多式聯運發展滯后,鐵路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小、組織強的比較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也說明,推進鐵路多式聯運、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供給側大做文章,制造業已成為爭奪全球新的戰略制高點的關鍵,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降低國內企業負擔更為迫切。我們相信,只要各方面齊心協力,堅決破除一些障礙特別是一些部門利益的藩籬,切實把企業成本降下來,振興實體經濟的步伐就能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就會越來越堅實。(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延伸閱讀:經濟日報3文連發“再談振興實體經濟”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