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章仁教授。
安陽強基精密制造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所使用的蘇氏集成精密成型技術(簡稱“SIIC技術”)是由蘇章仁及其技術團隊歷經20余年創造與發展形成的精密成型技術體系。近日,記者就精密成型技術和生態設計、綠色制造等問題采訪了公司首席科學家蘇章仁教授。
記者:什么是蘇氏精密成型技術,蘇氏精密成型技術有哪些優勢?
蘇章仁:蘇氏精密成型技術是以傳統失蠟熔模成型工藝為核心基礎、集成多種液態半液態金屬成型工藝優勢,分別從成型裝備、成型工裝、材料和工藝等角度探索了近200項明顯有別于傳統成型技術的“微創新”,它系統性地保障了產品品質的“精”和“密”。
記者:您怎么理解綠色和生態?
蘇章仁:“綠色”是“生態”通俗易懂的表達,“綠色”內含“生態”的本質。
貫徹“綠色發展方式與生活方式”的實踐,既包括發展與生活的外部生態環境建設,也包括發展與生活的內在生態品質構建,且內外互動、良性循環。
生態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夠聚集能量并應用能量的特殊物質或能量形態,以生物包括有機物及其生態鏈形式存在。
記者:您怎么理解工業生產中的污染?
蘇章仁:一切的污染都是一種“熵污染”。“熵污染”指向污染的物理本質。其粗淺概念是殘留無用、無序能量的物質,對生態與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記者:什么是生態設計?
蘇章仁:生態設計是制定產品在滿足人類生產生活最佳功能的全壽命周期,以最小的熵污染、最少的資源、能源與能量消耗加以實現的藍圖以及產品殘值出路的方案。
記者:“類生態活系統”是什么?
蘇章仁: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從結構的角度來看,把樹作為一個系統,樹是把樹葉、樹枝、樹干組合在一起最優化的系統。風來了,樹不是奮力抵抗,而是分步做出反應。微風樹葉動,輕風樹枝動,大風來了樹梢動,在一定的范圍內,樹不會受到風的傷害。工業產品的設計要學樹這樣的優化結構組合。
人類生產與生活中,作為在動靜態過程承受載荷的產品結構無處不在,涉及整個工業領域,占用大量資源與能量。生態設計就是要體現“變化和適應”,把一個個零件和結構當作一個活的系統,賦予結構和材料可控與容許的應變能力,使結構具備類生態活系統的活力。表現在綠色制造中,就是要去除多余的消耗,以最小的熵污染、最小的能量消耗實現產品在全壽命周期的最佳功能保障,這也是生態設計的靈魂。(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爽)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