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由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可以說是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動注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近年來,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們戰勝諸多嚴峻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再上新臺階。新發展理念的落地生根,可以說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新亮點背后的深層動力源。
在中國經濟不斷強健的體魄中,無不感受到新發展理念的強勁脈動——
2014年至2016年,全國新登記企業1362萬戶,年均增長30%,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創新逐漸成為一種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中西部地區主要發展指標增速明顯快于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顯著提升,協調發展的新動能新亮點加速涌現。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降低,循環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全部完成,經濟發展中的“綠意”越來越濃。
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新高,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高水平對外開放呈現新格局。
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高于城鎮居民,精準扶貧成效卓著,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人們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獲得感。
成績來之不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的認識和行動。為此,各地各部門持續將五大發展理念貫徹到干部隊伍建設的各環節和全過程,推動更多干部成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扎實行動派,從上到下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努力將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引領實踐的每個環節。
崇尚創新。針對科研計劃管理“九龍治水”,科技經濟聯系不緊,科技創新存在“孤島”等難題,相繼在科技計劃和項目資金管理等方面實施改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項目,而是交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在科技成果轉化上,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臺《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形成了從修訂法律條款、制定配套細則,到部署具體任務的改革“三部曲”。同時,推進“互聯網+”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不斷強化創新引領。
注重協調。今年春天,雄安新區的設立萬眾矚目。這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在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上,我國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啟動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編制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與此同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
倡導綠色。生態責任成為現實必答題。幾年來,我國先后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將其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評價考核體系,使落實生態責任成為政績考核的必答題。同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強化大氣污染治理,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水污染防治,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嚴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深入開展環保工作。
厚植開放。2016年,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為我國銀行體系通過人民幣形式向境外融資提供了條件,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同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務實合作;開啟“深港通”;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除少數實行準入特別管理措施領域外,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一律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推進共享。全國脫貧攻堅戰全面展開,2016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首次超過1000億元。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大情況下,我國繼續增加民生投入,出臺新的就業創業政策,提高低保、優撫、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超過4%。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符合規定的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可直接結算。
非行之難,終之斯難。實踐表明,只要同心勠力、奮發作為,持之以恒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定會孕育出更多中國奇跡,讓一個個中國夢變為現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碧娟)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