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意味著守住民生底線,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社會政策托底,堅守民生底線思維,拉著困難群眾的手一起奔小康。
共同邁入全面小康
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的游客最喜歡在村民施全友家的“巧媳婦”農家樂就餐,因為他家的農家樂開在苗寨最高處,視覺效果最好。以前因為家里窮,施全友一直打光棍。前年,生活有了改善,40多歲的他終于結婚了。如今,他和從重慶嫁過來的妻子一起經營農家樂,年收入20多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共享發展理念引領下,各民族群眾共同享有祖國發展的紅利,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發展為了什么?依靠什么?成果怎么分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發展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而是為了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通過共享發展,提升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經濟增長建立在居民就業基礎穩定、收入同步增長的基礎上。5年來,全國就業和物價形勢保持穩定。2013年到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
在花垣縣隘口村,群山之間的一片片油茶田郁郁蔥蔥。讓人想不到的是,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當地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以創業帶動就業,不僅吸納了富余貧困勞動力,帶動他們脫貧,還吸引附近村落5000多人靈活就業。
實踐證明,共享發展將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豐收”,既可以讓人民群眾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也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充沛的動力。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補齊民族地區“短板”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地區和農村是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全國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特別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脫貧是突出的一塊“短板”,也是共享發展最緊迫的任務,必須重點攻堅,只爭朝夕。
“絕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要讓13億中國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規劃編制改革力度,在大規模縮減國家級專項規劃數量的情況下,黨中央依然在“十三五”時期確定編制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加強民族工作的專項規劃。這充分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高度重視。
黨中央、國務院強調共享發展,既是民族地區跟上全國發展步伐的歷史性機遇,也讓各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公平的紅利。數據顯示,2016年,民族地區實現生產總值79972億元,比上年增長8.1%,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2016年,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為1411萬人,比上年減少401萬人;貧困發生率為9.4%,比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
數據的背后,是全國各族人民手拉手,砥礪奮進,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決心。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拉貢鎮昌漢白村貧困戶代玉飛說:“易地扶貧搬遷免費住新房,孩子上大學有補助,產業扶貧發羊又蓋圈,這些都是為我們貧困戶專門設計的,我不好好干對不住黨。”
讓人民普遍受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實現共享發展,就要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緊盯薄弱地區和困難群體補“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讓全國各地基本均等、全體人民普遍受惠。
民生建設關乎民心、關乎國運,必須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引領,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才能真正激發人民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內生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實踐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雖然從高速轉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的幅度不斷加大:新增就業連續5年超1000萬,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連續12年增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跑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凡此種種,都是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取得的成績。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僅2016年,中央深改組在審議通過的96份改革文件中,涉及社會民生的就有25份。改革保障民生緩解后顧之憂,民生催動改革掃清前行障礙。從“零門檻”注冊公司到“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攻堅,平均每天涌現萬戶新企業;“營改增”等稅制改革和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助力創新創業創造更多就業;“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熱詞不斷涌現,市場“補臺”彌補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缺口,創新了社會管理新模式、新格局。
共享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但也應認識到,從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過程,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我們促進共享發展,既要明確方向和目標,也要把握好階段性特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共同富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