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充滿故事的歷史文化名城。近5年來,湖南湘江新區啟動等一系列重點項目的推進見證著長沙充滿活力的開放崛起進程。而為這些探索提供強大支撐的,正是長沙不斷深化的簡政放權改革。
8月31日,長沙集中發布項目“一次性”審批改革系列政策,推動項目審批新一輪大提速。對此,湖南省長沙市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文浩表示:“長沙正全面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堅強的定力和決心全面深化改革。”
自2013年以來,長沙先后推進了一系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分5批下放至區縣(市)園區經濟管理權限316項,提升行政審批效率50%。通過“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既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又在創新政府管理上破難題,做好加強監督管理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
“自我革新”削權力
今年5月24日,長沙市人民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向全市13個工業園區下放89項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權限,賦予湖南湘江新區44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這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沙市啟動的第五輪大規模簡政放權。
政府到底還有哪些權力可以“削下去”,企業最需要哪些權力?這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水平。由長沙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園區、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合力完成了一次“點菜”“端菜”“評菜”相結合的創新實踐:政府“端菜”——市審改辦主動清理《長沙市人民政府部門權力清單》中涉及的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權限,匯總成了一份擬下放權限目錄;園區“點菜”——各園區管委會全面摸底,根據自身情況匯總上報了迫切需要的權限目錄;專家“評菜”——由湖南大學、長沙行政學院專家教授完成的《長沙市簡政放權調研評估報告》將3年來長沙向園區放權的癥結和對策一一列明。
最后,89項權限以需求為導向,實現了“放”與“接”的無縫對接,“上”與“下”的良性互動,實現了企業辦事不出園的目標。下放權限數量之多、含金量之高、涉及面之廣,均前所未有。有分析認為,與其說這是自我放權、自我革命,不如更貼切地將其看作一場實體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化攻堅。
企業真切得實惠
記者日前來到位于長沙市寧鄉市民之家5樓的快呼快處中心時,這里的電話聲此起彼伏。寧鄉快呼快處中心以“12345”服務熱線為主線,整合除110、119、120外的39條部門熱線,24小時接聽和答復群眾訴求,實現“打一個電話,解決所有問題”。該熱線自運營以來,共接聽電話23791個,受理有效問題4368個,按時辦結4153件,辦結率99.9%,群眾滿意率98.9%。
“以前他這個項目手續按質量和安全分成兩塊,有三四十項之多,而現在只要辦10多項。”市民許濤正在辦理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監督手續,最遲一天就可以拿到相關證明。
在長沙瀏陽市,記者見到的是系統集成的“放管服”改革升級版,該市全力推動“只進一張門、只上一張網、只撥一個號”的“三個一”改革,確保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目標。目前瀏陽市已完成第一批750個事項標準化清單的編制,首批750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中,減少群眾重復提交材料2000余項,到現場跑腿近1000次。
活力大增經濟穩
瀏陽、寧鄉是長沙市全面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實踐的一個縮影。一個實力更強、環境更美、民生更爽的宜業宜居新長沙正款款走來——今年1月至7月,長沙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四個回升”“三個好轉”新特征。主導產業明顯回升。其中,工程機械和煙草實現正增長;優勢產業快速回升,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產業表現亮眼;新興產業加快回升,移動互聯網、北斗導航、3D打印增長迅速;園區經濟穩健回升。經濟效益、增長質量和發展環境均有明顯好轉。
長沙海關統計分析表明:上半年,長沙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幅度極高,民營企業成為進出口主力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十分活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成倍增長。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分析透露:長沙存款增速高于全國水平;中部首家民營銀行——三湘銀行正式在湖南湘江新區開業;小微企業貸款增幅迅猛;長沙市的金融生態評估和金融服務環境穩居全省第一。
面對長沙未來的改革實踐。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用“四更”來謀劃:“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改革謀劃;以更強的問題導向抓改革攻堅;以更好的統籌辦法抓改革協同;以更實的常態舉措抓改革督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麟)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