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11日電(記者 陳國洲)“丹桂飄香迎盛會,載歌載舞頌黨恩”。10日一大早,重慶南岸區南坪街道南湖社區黨委書記張琦就將社區居民剛剛寫好的一幅喜迎十九大的對聯貼到了辦公室大門口。聞著社區里新植的桂花香,雖然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所有社區干部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但張琦的心里格外甜,因為有眾多社區居民“陪著”干部們上班過節。
雙節里,張琦發動社區干部和群眾將小區里老弱的刺桐樹全部換成了飄香的桂花樹。原來,這些刺桐樹不僅老弱病殘,而且抗風能力弱、容易折斷,就像懸在居民頭頂上的“定時炸彈”。整個移植行動要花費數十萬元,還需要不少勞動力,過去要干這件事,除非政府大包大攬,否則很難干成。
現在卻不同了,十八大以來,中央抓緊抓實社會治理,當地黨委政府探索實施了“三事分流”自治機制,將社區事務依據公共屬性大小,分流成“大事、小事、私事”,厘清職責邊界,吸引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到和諧社區建設中來。這次移植樹木,社區干部們發起倡議,政府投資一部分,社區企事業單位資助一部分,群眾通過捐助和投工投勞的方式也都參與了進來。
“整個長假,上百名群眾和我們一起疏導交通、挖坑、移植,感覺好和諧呦,加班都加出了樂趣!”張琦說。
社區居民夏虎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南湖社區5年來的變化:原來的臭水塘,變成了鳥語花香的公園;凹凸不平的巷道慢慢鋪上了地磚;雜亂的地壩修建了茶園,原本凌亂不堪的居民住宅外墻,也爬上了蔥蘢的藤蔓……“自己的家要自己建好,管好啊!”夏虎說,過去5年,群眾自治式的社會治理模式讓大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現在就盼著黨的十九大召開,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有利于老百姓的好政策、好改革。”夏虎說。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