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近日,全國文化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氛圍濃厚,專家學者們表示,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行動指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作——
堅定文化自信 涵養精神力量
劉玉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對我們黨、國家和民族文化的歷史傳統、價值內涵和現實意義的認識、認同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念,是全面推進“四個自信”的堅實基礎,是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深厚滋養,是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見證者,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發展力量的“金名片”。要自覺肩負起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提升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水平,加強可移動文物修復和預防性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加大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法律法規施行力度,傳承文物價值,萃取文化精華,延續中華文脈。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針與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共同構成有機整體,明確了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新成果。要深入挖掘文物資源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治國智慧,拓展文物資源利用途徑,加大文物保護單位開放力度,提升博物館社會教育和公共服務功能,支持各方力量參與文物事業發展,積極開發文物資源創意產品,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促進文物市場活躍有序健康發展,豐富文化供給,促進文化消費,使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文物資源稟賦、工作特點、保護實踐、利用需求、發展路徑的科學把握,是指導和推動新時代文物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遵循。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全國文物系統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改革創新、服務大局,統籌協調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立足文物資源實際狀況科學保護;堅持保護第一,保用結合,真正讓文物活起來;堅持依法行政、擔當盡責,提高文物事業治理能力與水平;堅持發揮黨委總攬全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制度優勢,形成共建共享的文物工作新格局。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積極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文物事業發展方略,不辱使命、守土盡責,努力開創符合國情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新征程的美好局面,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壯麗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十九大代表、國家文物局局長)
理解新時代中國文藝
王一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一步為中國文藝指明了方向。 新時代中國藝術,是指新的社會發展狀態對藝術發展提出新要求,也就是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狀態時要求藝術做出能動的反響。首先應看到,中國藝術獲得了新的時代角色。新時代中國藝術的特征,突出地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當前中國藝術發展做出新規范或賦予當前中國藝術發展以特定的時代角色:當前中國藝術應牢牢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沃土之中,并且成為它的充滿審美魅力的象征性形式。這個新時代的突出特點之一在于,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相適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成為國家發展目標及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并相應成為中國藝術家的藝術表達的核心主題。 這個新時代中國藝術的另一特征在于,首度準確回答了藝術的精神品位與商業性的辯證關系。一方面,當代中國藝術發展需要市場,需要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行情,從而藝術品難免體現出商品屬性,與資本、金融等因素發生這樣那樣的必然聯系。但另一方面,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去考察,當代中國藝術無疑更需具有必備的精神屬性或品質,特別是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的導向或制約作用。這就明確要求藝術家自覺地以堅決不做市場的奴隸的姿態去抵制流俗、庸俗和媚俗,自覺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新時代中國藝術正在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或新課題:首先,需要以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去象征新時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其次,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新任務是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業已轉變的社會主要矛盾。按我的初步體會,這個新矛盾的核心點在于,一方面是人們的美好生活或幸福生活愿望越來越旺盛,另一方面則是物質生產水平和精神生產水平的區域差異、城鄉差異、群體差異、個體差異及國際差異等的繼續存在或加劇。帶著向往美好生活的中國夢,去推演出無數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人生“活劇”,能為藝術家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并且成為藝術家創作藝術精品和人民群眾欣賞這些藝術精品的精神原動力。再次,創造出足以成為這個新時代的象征形式的藝術精品或藝術杰作,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必然需要和期待有真正的“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不朽之作”問世,成為這個激動人心的新時代的標志。
(作者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意義重大
王向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化繁榮和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成為這一目標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培育人民具備堅定正確的信仰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成為一代進步中國人的追求與信仰。今天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應該以激勵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共同信仰,立足崗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而努力。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就充分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從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深刻揭示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的深厚歷史淵源,譬如中華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下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等社會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寬廣胸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千年古訓,“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仁人志士。 加強對青年一代的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十九大報告把寄語青年作為結束語,充分表明了黨對青年一代的關懷和殷切期望,青年人的青春自信也必定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重要部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要以青年為重點,通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全方位地開展工作,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中國青年整體的優良形象。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講好中國故事 推進文化交流
蔣迎春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進一步堅定了保利文化繼續加強文化自信,做好中外文化交流,不斷提高中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決心。
多年來,保利文化一直嘗試國際化發展,以建設國際知名文化企業為目標,致力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事業,力圖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發展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近期,溫哥華保利藝術館主辦了“中國千年玉雕之美”暨“感動世界的中國繪畫——《齊白石山水十二屏》”展覽,在加拿大引發巨大反響;保利影業投資制作的電影《刀背藏身》,透過中華武術之形,寫抗戰歷史之實,所蘊含的中華武學、哲學打動了西方觀眾……這只是保利文化集團在推進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幾個例子。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下一步,在繼續加大海外優秀劇目引進力度的同時,保利文化將加強中國原創節目走出去,學習海外經驗,與百老匯等合作,創新打造國際版的中國故事,將其搬上世界藝術舞臺。保利北美藝術館的建立,擴大了中國藝術品在北美西海岸的影響力,是一次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實踐。下一步,保利文化將在倫敦、紐約等地開設新館,形成海內外連鎖美術館網絡,不斷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保利的藝術教育已經與林肯中心等國際知名藝術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保利童聲合唱團登上了德國科隆大教堂的舞臺,下一步,保利文化將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交流,把中國民樂等更多傳統文化帶到全世界。
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社會主義文化必將更加繁榮興盛,保利文化將為此光輝事業增光添彩!
(作者系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用畫筆記錄偉大時代之美
陳家泠
聆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我感覺令人振奮,催人奮進。特別是報告中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希望用畫筆謳歌中華之美,傳播傳統文化。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我有幸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藝術大展,展覽分為“壯美祖國”“優美家鄉”“和美世界”“精美生活”四個部分,我特別創作了一組紅色江山山水畫作品,從井岡山、婁山關、延安、太行山到梁家河,用畫筆展現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精神。這是我為黨的十九大敬獻的一份心意。
我從報告中讀到: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經歷了舊中國的戰亂,也經歷了新中國成立的“站起來”,改革開放的“富起來”和今天新時代的“強起來”,我希望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早日建成。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對美麗有著更深的期盼。我希望從十九大報告中汲取創作靈感,用畫筆記錄這個偉大的時代,堅持對傳統藝術之美和時代創新之美的追求,弘揚中華文化之美。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畫家)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
張 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其重要標志之一,是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在21世紀的現代化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與活力。 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這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筆寶貴文化資產,不僅支撐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實踐,而且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貢獻。 新時代文化建設要求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尤其必須堅定文化自信,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根本,大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文化從博物館里和書本上,傳承活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進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此,必須堅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家園、精神寄托和精神資源。 我們要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不斷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在與世界的對話交流中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開放的中國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生活的美好未來。 (作者系上海大學教授、博導、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