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從科研院所、企業到科研工作者正合力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創新激勵應無處不在
5年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如何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代表委員們有自己的看法。
“提起創新激勵,人們往往想到激勵科學家和工程師。萬丈高樓平地起,建設創新型國家,也需要完善對技術工人的激勵政策。”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機電工會副主席李斌說,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經濟要提質增效,產品技術就要看齊、對齊國際先進水平。這離不開產業工人群體的努力,應該在產業工人中形成人人可成才、人人展其才的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王子豪表示,我們國家這些年高度重視創新型國家建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出要為科技環境松綁,減少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要采取一切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措施。特別是今年又提出對科研人員采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他覺得非常有意義。“這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員的智力成本,能很好地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關于薪酬制度改革,王子豪委員建議對一些擔任長期性、經常性任務的重要科研人員采取年薪制度,以保障他們能夠長期跟蹤研究;還有一種是項目制報酬,這種制度對于完成一些臨時性的、短期的攻關項目有很大作用。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表示,政府要引導民營企業家抓住歷史性新機遇,推動民營企業以科技創新帶動轉型升級。孫太利委員建議,要加快修訂已經落后的產業標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對長期技術達標的企業,給予政策獎勵;要增加財政專項基金,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技術創新加快淘汰落后、過剩產能,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要引導企業通過對市場的差異化定位,優化技術結構、產品結構;鼓勵企業深度挖掘培養技術創新人才、工匠人才,加快產品升級換代。
用好人才“富礦”
眾所周知,科技和人才是國力強盛最重要的資源,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杰表示,高校不僅要服務國家的創新戰略,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在人才培養問題上,我們需要有重大變革的勇氣和策略,因為未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不是體現在能夠掌握多少知識、運用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夠創造多少知識。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任務還是相當重的,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塑造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不少地方表現出對人才的渴求。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說:“從‘制造’轉到‘智造’,人才是關鍵,遼寧將著力營造人才的成長環境,完善普惠性政策,鼓勵并引導大學生留在遼寧就業創業,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更為寬松的發展空間。同時,將大力開展‘雙招雙引’活動,把招才引智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一號工程’,打出人才政策的‘組合拳’,付出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謀劃真招實策,全面升級現有人才計劃、人才政策、人才平臺,加快引進一批高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和前沿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日祥表示,以前我國科技發展是跟跑,現在部分領域實現了并跑甚至領跑。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和機制有利于科技人才出成果。
“現行的人才評價過分注重獎項、論文等的數量,而不是科學貢獻本身,造成了現在‘帽子’人才滿天飛,原始創新不甚理想的尷尬局面。所以,要規范人才評價標準和流動的政策。”朱日祥委員說,解決的辦法是引進人才時看重科研成效而不是看數量,建設以科學貢獻質量為核心的人才考核標準和創新單元評價體系,為優秀的青年人才建立寬松的科研創新環境。
創新要有“溫度”
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程中,國家科技投入越來越多地向民生領域傾斜,使科技富民、便民、惠民,更好地造福于民。
全國政協委員、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卞修武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對此我尤為關注,也感到十分高興并由衷贊同。”
“環境污染和人口老齡化是癌癥等重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根源,現實中因病致貧的情況也不少見。因此,我建議要重視醫學學科中弱勢但卻是主干學科的發展,加大這方面的研發投入力度,保證我國臨床醫學水平不斷提高。”卞修武委員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法,也是號召我們科技工作者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需求來做科研。”全國人大代表、沈陽格微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桂平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科技創新的要求具體精準,不只是把科研放在實驗室、研究所、高校中,而是要讓科技創新真正走向企業,走向人民的生活。
張桂平代表介紹說,大數據可以讓科技成果草根化、碎片化、具體化,服務于人民群眾,各種新技術對老百姓來說就有了溫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 丹 佘惠敏 周明陽)
更多報道詳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