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李治國)上海金山區朱涇鎮日前獲評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
近年來,朱涇鎮不斷夯實“掃黃打非”工作基礎,有效提升了“掃黃打非”工作的組織力、保障力、聚合力、管控力和創新力,不斷夯實社會穩定的思想和文化基礎,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
朱涇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掃黃打非”工作,并從體系上全盤考慮,形成全鎮“一盤棋”的工作格局。鎮里成立了由鎮黨委副書記任組長,黨委委員和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鎮黨政辦、文體中心、綜治中心、社會事業辦、社區辦、派出所、市容所、市場監管所、網格化管理中心等12個成員單位組成的“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鎮“掃黃打非”工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推進方案,切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提高了工作組織力。
與此同時,朱涇鎮黨委、政府也著力解決了“掃黃打非”基層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瓶頸問題。比如,夯實基礎,做到所有“掃黃打非”工作站有辦公地點、有工作力量、有宣傳陣地、有舉報電話、有工作臺賬的“五有”標準。再比如,工作經費保障落實到位。該鎮黨委、政府將“掃黃打非”列入財政預算,專項經費逐年提高。
在宣傳引導方面,該鎮通過宣傳欄、電子廣告屏、宣傳冊、微信公眾號、社區報、零頻道等多渠道方式,全面普及法律法規知識,使“掃黃打非”家喻戶曉。同時,每年組織文化市場、“掃黃打非”教育培訓,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切實提升從業人員的工作水平,保障“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有序開展。
朱涇鎮“掃黃打非”工作正由突擊治理向常態化治理轉變,而這與工作中借大勢、用平臺、形成聚合力是分不開的。
全鎮29個村、居委會建立了“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站;組建了以村小組長和居委會各小區樓長為成員的12至15人的巡查小組,對轄區內人員密集點、重要路段、超市小商店進行日常巡查。2015年至2017年,巡查場次達到3619次,巡查人數達到5680人次。讓“掃黃打非”監管從“事后”向“事先”預防轉變,有力維護朱涇地區文化市場。
同時,建立了村、居委會老干部、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的“五老”監督志愿者隊伍以及群團組織志愿者,使“掃黃打非”監管到戶、到人,充分發揮依靠群眾、群眾自主、自治的作用,助力了“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朱涇鎮在“掃黃打非”工作中還強化科技監管的作用。將“掃黃打非”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監控平臺,實施電子監控,做到定人、定時、定崗、定責,構建“掃黃打非”“網格化”、“電子化”、“科技化”監管體系,實現鎮域監管“全覆蓋”。
朱涇鎮“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有一個共識:要想讓“掃黃打非”取得成效,除了從維護文化市場秩序,進行自上而下的“掃黃打非”專項治理之外,更需要自下而上地發揮公眾的主觀能動性,讓群眾主動參與其中,主動拒絕非法文化產品。
幾年來,朱涇鎮認真貫徹落實打防并舉、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積極開展“清源”、“凈網”、“秋風”、“護苗”等專項行動。同時,加強對轄區文化娛樂場所、KTV、網吧、游戲游藝機房等日常監管巡查,保持高壓態勢,做到節假日重點查、接到舉報立即查、發現問題突擊查的“三查”,堅決遏制文化市場的違規違法行為,提升“打黃掃非”管控力,有力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另一方面,朱涇鎮不斷提升創新力,深化“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的“五進”活動載體,讓“打黃掃非”進基層彰顯特色、深入人心。通過文藝演出、法治教育活動、宣傳版面展覽等形式,把優秀傳統文化和“掃黃打非”知識送到社區群眾身邊,讓先進文化占領基層陣地。
該鎮文體中心編排了小品《打假》,讓觀眾在寓教于樂中懂得打假、“掃黃打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大茫村制定了“掃黃打非”村規民約,依托“村民學堂”舉辦“掃黃打非”知識講座。東林寺景區連續3年舉辦“國學情、中秋韻、中國夢”“傳統文化在朱涇”文藝晚會,弘揚先進文化。
為全面推動“掃黃打非”進基層、接地氣,3年來,朱涇鎮編排“掃黃打非”節目,進基層文藝演出300余場次,同時,結合電影下鄉活動,在村、社區巡回放映“掃黃打非”宣傳片800余場,觀看群眾達10萬人次。通過開展“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在全鎮干部群眾中弘揚了正氣,傳遞了正能量。朱涇鎮文體中心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