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不知不覺間,春意已悄然環繞。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大部地區雖出現較大幅度降溫,對出游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游客的出游熱情不減。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綜合測算,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旅游總人數1.01億人次,同比增長8.3%;實現旅游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8.0%。
在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看來,經過一個冬天的沉寂,很多人都渴望到戶外踏青,旅游消費需求在春節長假過后的第一個小長假,也就是清明假期,得到了充分釋放。
“旅游行為也是一種文化活動。”劉思敏說。清明節具有祭奠先人的文化傳統,因此各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場所人潮涌動,游客向革命英烈致以哀思、獻上敬意,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游客明顯增加,成了這個假期旅游市場的一大特點。
清明假期首日,湖南韶山接待游客超過6萬人次,4.4萬人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清明期間,重慶沙坪壩歌樂山烈士陵園接待游客11萬人次。甘肅會寧紅軍會師舊址接待游客2.7萬人次。四川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陳毅故里等景區接待游客均過萬人。安徽滁州藕塘烈士陵園、六安大別山烈士紀念園,寧夏同心紅軍西征紀念園等紅色景區游客絡繹不絕。
此外,有不少人在返鄉祭祖后,選擇就近到郊野景區、公園、古鎮等旅游,回憶家鄉往事,感受風土人情,帶動鄉村旅游市場火熱。甘肅榆中青城古鎮已有千年歷史,古鎮在清明假期前后舉辦“城隍出行”活動,上演秦腔和青城小調,吸引遠近游客前往游覽。四川體驗式鄉村旅游成為出游首選,雅安石棉蟹螺堡子、寶興雪山新村等鄉村旅游點成為熱門目的地,民宿、農家樂等生意紅火。
劉思敏表示,隨著《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以及游客日益個性化、品質化的假日旅游需求增長,各地都在積極開展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豐富的產品,并且推進優質旅游建設,清明假日旅游市場既保持了量的增長,又實現了質的提升。
對于游客來說,假日旅游產品供給豐富,選擇更多了。湖北武當山推出太極武當低空旅游航線,云南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原始森林休閑體驗項目“飛越叢林”,與傳統的徒步旅游相比更具體驗感,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在服務方面,各地加大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假日客流監控和流量引導,全面提升旅游體驗。江蘇揚州建成旅游警察大數據平臺,將車流、人流和停車場信息通過物聯網反映到大數據平臺上,以便旅游警察及時疏導旅游交通、疏散游客。陜西西安臨潼旅游廁所與景區環境相適應,廁位設置合理,管理規范并有專供老人和殘疾人使用的第三衛生間,游客感受到了便利,給予高度好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 雪)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