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這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背景下作出的重要論斷,不僅為中國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也將對全球科技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世界正在更加緊密地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速流動,科技創新全球化態勢不斷加強,決定了科技創新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中國是開放合作的受益者,更是開放合作的大力推動者。近年來,中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科技創新水平不斷躍上新高度。
科學是人類共同的事業,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面對事關人類發展前景的共同挑戰,中國尤需進一步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新未來,積極融入和主動布局全球創新網絡,探索科技開放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徑、新機制。
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新未來,首先要充分把握科技發展大勢,從整個世界的科技發展脈絡出發,準確地判斷最新趨向,全面地分析自身優劣,找準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二要整合科技發展資源,充分借助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用好包括技術、人才、資金在內的“硬”資源和包括管理制度、體制機制在內的“軟”資源,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鑒互通。第三要科學規劃科技發展戰略,既立足本國,著力解決國內發展面臨的問題,又面向全球,力求在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上取得突破,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在更多領域實現“領跑”。與此同時,還要研究、掌握、運用國際規則,提升在制定國際規則中的話語權,增加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只有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新未來,將科技創新放到全球環境下開展,才能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自主創新。自主創新不是單打獨斗,不能把自己封閉于世界之外,而是在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新”與“舊”的標準,凝聚創新的目標與動力。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對外交往越活躍,對全球高端資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就越強,創新水平就越高,高水平的創新又會推動高水平的開放,這樣的良性循環將使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越走越踏實。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系列評論:
以科技創新助推民族偉大復興夢
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