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稱,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定于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之前,美國財政部長已經恢復與中方貿易談判負責人的對話,預計雙方將討論出一個緩解貿易緊張關系的協議。
嘗試緩解貿易緊張關系
據香港《信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針對有媒體詢問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是否在11月9日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通電話,以及劉鶴是否準備赴華盛頓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月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作出了答復。
▲華春瑩
華春瑩說,可以確認的是,前不久,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雙方都同意兩國經濟團隊要加強接觸,就雙方關切的問題開展磋商,推動中美經貿問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她還表示,至于雙方經濟團隊接觸的具體情況,請你向中國商務部門詢問。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定于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之前,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已經恢復與中方貿易談判負責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對話,預計雙方將討論出一個緩解貿易緊張關系的協議。
一些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美國官員稱,中美兩國最多可能會就貿易爭端達成某種休戰協議,美國會暫停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接下來雙方可能會舉行詳細磋商。
報道稱,中美兩國元首預計于G20峰會期間就貿易問題進行會談,而中國于本月初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國際進口博覽會。習近平在會上承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與特朗普的論調形成鮮明對比。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報道還稱,中國官員并不指望兩國在G20峰會上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他們希望能達成一項全面的協議框架,之后再磋商細節問題。
報道指出,美國政府在對華貿易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認為,美國需要繼續征收關稅才能讓中國作出必要的讓步。然而在G20峰會上,發揮主導作用的通常是美國財政部和白宮,而非美國貿易代表。
雙方解決爭端需要時間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北京方面一直在貿易問題上發出對特朗普來說可能頗為誘人的信號。習近平上周在上海進博會上表示,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如果得以實現,美企很有機會獲得其中大量份額。
報道稱,過去兩周,一些與中國打過很長時間交道且與特朗普政府官員關系密切的前美國官員陸續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包括前財長保爾森以及前國務卿基辛格。基辛格曾促成1972年美國總統歷史上的第一次訪華。
▲保爾森
基辛格本次訪華尤其引人注目,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了他與習近平還有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劉鶴的會面。美國官員說,基辛格并未扮演中間人的角色。
美國政府顧問白邦瑞表示,中國傳達的信息比較連貫一致,樂觀者可能將此視為協議的框架。
此外,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11日刊登題為《這些產品表明,要在貿易戰中擊敗中國有多困難》的報道稱,美國和中國正處于新冷戰的邊緣,前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等專家警告說,如果雙方不能解決戰略分歧,那么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間將會降下新的“經濟鐵幕”。
報道稱,在G20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愿意達成協議。然而,即便雙方的深刻分歧能夠得到克服,可能也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實現緩和。目前不大可能讓企業從針鋒相對的關稅中馬上解脫出來,中美貿易中近60%的商品受到這些關稅的沖擊。
報道指出,特朗普領導的白宮將貿易戰列為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特朗普政府內部的鷹派認為,與中國更廣泛的脫鉤對于保證美國未來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對半導體等行業加征關稅以及對這些行業實行出口禁令使得美國企業留在國內并停止對華投資。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是著名的對華貿易鷹派。
報道稱,華盛頓的做法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美國和中國的范圍。新關稅迫使寶馬汽車公司等歐洲公司重新考慮從南卡羅來納州向中國出口SUV的商業模式。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正掀起替代中國制造業的洪流。
報道指出,四種產品凸顯了企業面臨的困境——充電電池、太陽能電池板、鎮痛設備和熱水浴缸。仔細研究一下這些供應鏈就會發現,中國對原材料的控制、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在國內外尋找替代買家的能力以及關稅等報復措施,都會導致價格上漲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連鎖反應。
中美應走合作共贏之路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2日刊登文章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1月底出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G20峰會,達成協議、化解與美國的貿易戰是他關注的一件大事。那么特朗普應該與他達成什么樣的協議呢?
特朗普的問題是,中國不能給他想要的東西:立即大幅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很可能會得到購買更多美國出口產品的某些保證,但這些改變不了導致貿易失衡的潛在結構性現實:中國人的儲蓄遠遠高于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消費遠遠高于中國人。
▲中美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仍有較大差距。
文章認為,中國能夠給予——以及美國應該接受——的是投資,而不是貿易。特朗普應該爭取擴大市場準入和更好地保護在華投資和經營的美國跨國公司。他的目標應該是減少中國企業對現有資產的收購,增加對有望創造美國就業崗位新項目的投資。
德意志銀行的研究估計,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的銷售額至少是美國對中國出口額的兩倍。例如,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的汽車銷量超過了其在美國的銷量,但這些汽車是由與國有企業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制造的,不是在底特律制造的。
文章指出,獨立經營能力是更自由和更公平的市場準入的核心。有證據表明,中國終于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了。當特斯拉在上海開設工廠時,所有跡象都表明,它將作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運營,沒有中國合資伙伴。寶馬公司最近宣布,已將其在中國子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到了強勢多數。中國已經放寬了外資對內地金融服務公司持股的規定,美國從事資金管理的富達國際公司就利用了這一機會。
▲特斯拉在上海開設的工廠將作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運營。
文章認為,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可能帶來另一個共同勝利。除了美國進入中國市場外,中美兩國還應該借鑒日本過去幾十年在美國投資所取得的非凡成功。據美國商務部估計,日本的投資為美國提供了70多萬個就業崗位。
未來幾十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必將在全球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華盛頓應該奠定基礎,確保美國得到中國大量的投資和證明這是互利的。如果美國決策者出牌正確,中國的投資不僅能帶來就業機會,還能降低貿易逆差。特朗普應該歡迎中國提供更多資金。
文章指出,互惠投資自由化會帶來雙贏。現在是兩國抓住它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