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興則國興,實業強則國強。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發展和壯大實體經濟,從根本上要靠科技創新,要靠體制變革,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變革,推動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以數據資源為重要生產要素、以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正在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經濟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既是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挖掘潛能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運用現代信息網絡與數字技術,實現對既有經濟模式的顛覆重塑,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推動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注重挖掘數字經濟潛能,發揮數字經濟對于傳統產業結構調整、資源配置優化的助推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要構建數字化條件下的產業生態體系和新型制造模式。通過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降低信息不對稱性,進而打破產業邊界,促進產業融合,形成新的產業經濟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另一方面,要深化數字技術的制造業應用。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強化數字終端產品的制造能力;推進數字技術深度化、廣度化“嵌入”制造業,加快重點制造領域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此外,還要開展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研制,推進深度學習、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加強實體經濟領域大數據基礎能力建設,促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產品價值鏈、企業供應鏈的創新融合應用。
激發動能 引領經濟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和壯大實體經濟,離不開創新發展的支撐和支持。數字經濟是種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創新亦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將大量創新主體有效聯合,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動方式由線性向多節點的強鏈接轉變,數據量呈幾何級數增長,海量數據被整合分析并在之后的持續關聯中產生新的效益與價值,由此,數據日益成為重要的戰略資產,成為促進產業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當前,應發揮數字經濟引領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從生產要素到創新體系、從業態結構到組織形態、從發展理念到商業模式的全方位變革和突破;推動數字技術在制造業生產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深化應用、滲透和融合;推動數字技術催生新型工業產品、新型業務模式;積極運用“互聯網+”生態系統,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組織變革和產業轉型,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轉型。
釋放活力 加快工業服務業融合
推動工業與服務業協同發展,是我國發展實體經濟、提升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推動了產業間的相互滲透,技術壁壘的打破使傳統三大產業的邊界日趨模糊,催生出多技術、多業態融合的生產與服務系統,使得降低實體經濟服務成本,推動實體經濟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服務業深度融合,以新興服務業帶動傳統產業發展等成為可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強化數字經濟對于工業與服務業良性互動的推動作用,就要推動信息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帶動服務業盈利水平和能力提升;加快數字技術與旅游業、廣告業、商貿流通業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數字化、網絡化的現代服務產業新業態,降低實體經濟服務成本、拓展實體經濟服務形式;在中高端消費、共享經濟、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實現工業服務業良性互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舒 雋)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