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6日訊(記者楊陽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傳統陶瓷企業必須緊緊抓住時代變遷和科技進步的機遇,不斷改良制造工藝,豐富陶瓷文化內涵,實現高端化精品化發展。”來自“中國青花瓷之鄉”的梅州市大埔縣怡豐園實業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融合創新完成中西合璧的突破,把中國傳統青花瓷與英國首創骨質瓷相結合,研制出了獨特的青花骨質瓷,為企業避開競爭紅海走向品質發展打下了基礎。
圖為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展出的手繪青花骨質瓷《錦繡河山》。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融合創新開拓新市場
號稱“瓷器之王”的骨質瓷始創于英國,是英國皇家貴族的專用瓷,兼有使用和藝術雙重價值,是世界公認的高端瓷種。素有“國瓷”“國粹”之譽的青花瓷沉穩含蓄、質樸率真,是具有中國民族文化性格特征的典型器物代表。怡豐園是如何將兩種特色鮮明差異巨大的瓷種融合創新的呢?
談及這一突破性的嘗試,怡豐園公司總經理、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黃建宏表示,這與企業長期以來開拓國際市場、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有關。作為“世界客都”,梅州旅外華人華僑達700多萬人,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海外商貿往來越來越密切,怡豐園的陶瓷藝術創作由中國最傳統的青花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不斷融入和吸收海外異域文化風情和特色元素,并引入個性化定制等新時代的消費需求,產品深受歐美、日本、韓國、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的青睞。
圖為怡豐園公司工藝美術師在骨質瓷坯體上手繪。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骨質瓷在英國最受歡迎,因其‘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謦’等顯著特點被譽為‘瓷器之王’。如果能利用現代科技改良傳統工藝,巧妙嫁接傳統藝術和異域元素,使得曾經只有英國宮廷才能用得上的高端瓷進入尋常百姓家,這不僅有利于企業避開競爭紅海,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將推動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質。”黃建宏說,“瓷器既是日用品,也是藝術品,我們想不斷研發高端化、文化化、藝術化、品質化的產品,讓老百姓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在一盞茶、一頓飯的日常。”
骨質瓷是以牛骨粉、粘土、長石、石英等為基本原料,經過成型工藝制作,通過高溫煅燒而成的一種瓷器。相比傳統的青花瓷,骨質瓷燒制溫度要達到1200多度,對規整度、潔白度、透明度、熱穩定性等各項理化指標要求極高。敢于創新的怡豐園陶瓷大師們“點土成金”,歷經十余年研發突破了這一難題。
圖為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展出的手繪青花骨質瓷《錦繡河山》,吸引大量參觀者。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今年11月,怡豐園公司創作的手繪青花骨質瓷——《錦繡河山》,入選“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中展出。這件藝術品盆口徑達101厘米,高度38厘米,厚度僅為6毫米,盆身青花釉面光滑透亮,手繪線條精細流暢,整個瓷器潔白細膩、光滑透亮,指尖輕輕一彈,一聲輕脆的“咚”聲,猶如悠悠鐘聲,受到參觀者的廣泛贊譽。黃建宏告訴記者,由于骨質瓷器制作過程中對各項理化指標均要求極高,瓷器越大,坯體的高度、厚度、口徑等就越難控制,制作工藝難度大,成型率低,這件作品從坯體制作到彩繪再到燒制成功用了10多個月的時間。
圖為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展出的手繪青花骨質瓷《錦繡河山》,受到參觀者的廣泛贊譽。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潛心鉆研推動瓷藝高端化
怡豐園注重傳承傳統又不拘泥于傳統,瓷藝大師們在學習前人陶瓷技藝的同時善于鉆研和積累,尋求和培育企業發展突破口。怡豐園所在的大埔縣是廣東四大陶瓷產區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陶器生產制作,制瓷業發展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享有“中國青花瓷之鄉”“南國瓷都”“陶瓷之鄉”“白玉城”等美譽。在濃郁的陶瓷文化熏陶下,這里聚集了一批愛好陶瓷藝術,并跟隨當地老藝人學習陶瓷創作設計的專家型陶瓷彩繪大師。黃建宏的彩繪技藝都是老師傅手把手教出來的。
圖為在第十四屆文博會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由怡豐園公司精心燒制的全國最大的青花骨質瓷《清明上河圖》。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為了不斷提升陶瓷設計水平和研發能力,怡豐園專門成立青花瓷研究院,由黃建宏帶隊,組建核心團隊潛心鉆研陶瓷彩繪設計,并與書畫界、陶藝界、設計界大師定期進行跨界交流和切磋,不斷推動瓷藝設計走向高端化。
“陶瓷工藝流程繁復,有70多道工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產品就可能要報廢,因此專業人才的技藝水平高低對陶瓷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黃建宏告訴記者,怡豐園注重整合工業設計資源,強化設計創新和差異化、個性化陶瓷研發,2015年怡豐園被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高檔骨質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7年通過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同年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圖為在第十四屆文博會上,怡豐園公司展示的系列青花骨質瓷產品。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記者注意到,怡豐園的瓷藝作品造型設計唯美,善于利用山水、人物、花鳥元素,并借助筆墨選擇、裝飾技藝、風格呈現等方面的調整,為陶瓷藝術賦予豐富多元的含義。在創作的內容方面不乏梅蘭竹菊、詩詞典故等中國文化元素,其中手繪青花《高士圖》《山鄉秀麗》《江南春曉圖》《訪友圖》等,都是從我國經典文化中獲得的靈感。“中國有豐富的傳統文化,這是千年不變色的青花瓷藝術創作的精神寶藏。”黃建宏如是說。
圖為怡豐園公司廠區一角。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傳統陶瓷企業做大做強離不開整個產業的興旺發達和區域品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黃建宏深知這個道理,十分注重同業合作,致力于推動大埔陶瓷的品牌影響力。“現代社會,企業發展不能靠單打獨斗,共同成長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作為梅州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黃建宏積極聯合大埔陶瓷企業,深挖區域優勢資源,推動推廣區域品牌。事實上,大埔青花瓷因其品質優良、晶瑩別致、釉彩絢麗、造型美觀、典雅大方、質堅耐用早已享譽海內外,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及收藏價值。同時,作為我國重要的陶瓷原料基地之一,大埔陶瓷原料礦種類多、礦大質優、雜質含量低,已探明瓷土蘊藏量4.38億噸,紫砂陶土1億多噸。較好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瓷土資源、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怡豐園和其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養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黃建宏表示,怡豐園將始終堅持以誠取信、開拓創新、穩健發展,秉承“大國工匠”精神,努力打造我國高端青花骨質瓷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和海內外市場競爭力,為滿足人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陶瓷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