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自上海市黃浦區外灘三號樓拍攝的浦江兩岸。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攝
在這里,國產大飛機C919振翅高飛;在這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萬商云集;在這里,上海自貿區成為制度創新策源地。
時代要求上海在高質量發展上先人一步。
將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放在”,已成為上海做好各項工作的基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要始終堅持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局看上海、在服務全國中發展上海。
在追求卓越的進程中,在落實重大任務、推進國家戰略、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上,上海正在以敢于擔當的勇氣和善于創新的智慧,勇闖“無人區”、放飛想象力、展現大手筆,正在呈現出發展的澎湃新動力。
創新之力,以質量求發展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預計超過8600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以互聯網為引領,上海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改革開放之初為18%,上世紀90年代初提高到30%,目前穩定在70%左右。
在第三產業如此利好的前提下,上海如何安排二產制造業?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上海不是不要制造業,而是要發展先進制造業、高端制造業,而且先進制造業的比重在全市GDP中不能低于25%。
25%,這個數字很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上海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切實做到“兩個防止”,即防止資金、資源、資產脫實轉虛,防止產業結構形態虛高。“所以,我們要夯實產業基礎。”應勇表示。
在夯實產業基礎、鞏固實體經濟上,上海拿出一手硬一手軟的兩種舉措。
“上海的確在淡化GDP考核。”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表示,上海一直強調三句話——上海不唯GDP,上海不是不要GDP,上海要的是更高質量的GDP。馬春雷說:“我有一個比喻,經濟發展就如同騎自行車,我們小時候練自行車,要騎得好,第一要把握好方向,第二要有必要的速度,沒有速度一定會摔下來,第三要有平衡的能力。”
落實在產業層面,上海兩年前頒布了鞏固提升實體經濟50條措施,明確提出要以高端發展為導向,聚焦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等千億元以上產業集群。
GDP考核在淡化,質量約束在強化。中共上海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以來,李強強調要“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以環境論英雄”,成為上海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明確導向。去年年底,上海連續拿出了《關于促進資源高效率配置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本市全面推進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的若干意見》,最核心的一條就是上海產業經濟在資源環境緊約束的條件下,必須把關注點放在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上,加快破解激勵約束機制不順、新舊動能轉換機制不暢等問題,實現“向存量要空間、以質量求發展”。
記者了解到,2016年至2017年上海就調整了2600多個產業項目,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了空間。同時,上海高端制造業風生水起,大飛機、量子衛星、蛟龍號深潛器等重大創新成果問世,藍天夢、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未來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上海產業“新勢力”正在崛起。
統計數據顯示,從經濟總量看,上海的GDP從1949年的36.7億元達到2018年的3.27萬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上海以不到全國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國近十分之一的財政總收入。”應勇表示,上海正以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能源、土地等消耗,支撐推動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增長。
記者在上海楊浦區采訪時注意到,從懷德路到丹東路有一段550米岸線沿江地塊,保留著不少百年來工業遺存,如今這里變身成了一個“生態復合型濱江公共空間+雨水濕地公園”,這里還是上海黃浦江兩岸總共45公里公共空間一部分。漫步江邊,市民不僅能感受到“江水可近人”,還能享受到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告訴記者,在高質量發展中,應該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讓市民感受到一個更富魅力、更有溫度、更加美麗的上海。
制度之力,激活市場潛力
“我做財務工作都快20個年頭了,沒想到現在辦企業和辦稅這么方便,普陀的服務真是‘五星級’的!”上海逸明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李曉琳不久前在體驗了上海市普陀區行政服務中心新辦企業“一網通辦”服務專區后感慨道。
“找政府辦事,就要像網購一樣方便。”應勇說,“我們曾經講過一句狠話,所有依靠財政支持的政府部門,它的信息系統如果不能與大數據中心互聯共享,財政就不撥款。去年我們實現了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和電子證照四大基礎數據庫數據的歸集,并初步建立了公共數據匯聚、互聯、共享和開放的機制。”目前,“一網通辦”平臺注冊企業和公民用戶數已超過950萬。
“一網通辦”,成為上海體現制度優勢、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這凸顯的是上海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系統重構政府部門內部業務流程的制度變革。2005年,瑞士工業巨頭在上海設立了機器人全球研發中心,2009年這里誕生了當時ABB集團內體積最小、速度最快的六軸機器人IRB120“中國龍”。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剛表示:“作為外資企業,在本土設立生產和研發機構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選擇上海,是因為這里有人才優勢,還有政府提供的非常優越的營商環境和制度環境。”
不因人而變,不因事而改,上海越來越看重“制度生產力”。制度改革看上海,上海改革看自貿區。
自2013年9月揭牌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種子”在這塊國家試驗田里不斷生長,面向太平洋、面向全球的開放型經濟建設浪潮影響全國、影響世界。成立近6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5.9萬家,累計12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從“1.0版”到“2.0版”再到如今的“3.0版”,上海自貿區交上了亮麗的改革答卷。如今在上海自貿區內,“升級版”以各種方式呈現:2018版負面清單已于2018年6月30日發布,經4次修訂后,從2013版的190條減少到2018版的45條;清單外實施備案制,外商投資的辦理時間由8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申報材料由10份減少到3份;95%以上的投資項目都是負面清單以外的,以備案方式設立;境外投資管理方面,改核準為備案管理,辦結時間從3個月至6個月縮短為3天。
去年底,上海易脈和中醫診所負責人韋水英來到上海楊浦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手續時曾感慨,現在辦事情真的很方便,再也不用一趟趟地跑窗口了,開辦診所只要跑3個部門,1個月就能辦成。然而,令韋水英沒想到的是,去年看起來已經很方便的“主題式辦理套餐”服務,今年便已經“落伍”了。楊浦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楊菊芳表示,在主題套餐的基礎上,楊浦區今年推出套餐聯審,“一口進出”制度,企業辦事情將更加方便,真正實現“辦成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切切實實地只用跑一次”。
如今,上海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0版”,包含開辦企業、施工許可辦理等25個方面的內容,并對這些政務服務的辦理環節、辦理時間,均給出了明確的數量指標。
開放之力,匯百川為海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截至今年4月2日,已經有1800多家企業報名參加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其中,已簽約企業數量超過900家,來自7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17個G20成員和30多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已簽約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超過180家。
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清娟告訴記者,“舉辦進博會是國家對上海的信任,擔當起聯動世界的港口,進博會的后續效應也正是由此引發的強大動力”。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上海因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應勇充滿了自信。
今年1月7日,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從去年夏天簽約到開工,不到半年的推進速度,讓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大喜過望:“充分感受到令人驚嘆的上海速度,這得益于上海良好的營商環境,也體現了這座城市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
去年以來,上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制定實施“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提出5個方面、20項任務、100條擴大開放舉措,目前已有93條落地實施。記者拿到了一組數據:上海外資企業以約占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2018年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2萬億美元,占全國的27.9%、全球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
既向海外打開大門,又向長三角鋪下通衢。“全力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布局,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應勇說,去年,上海與蘇浙皖三省共同組建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一批民生服務工程,長三角一體化正在高水平推進。
如今,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的頻繁互動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新特征。僅僅在去年11月,一連串的一體化布局就令人耳目一新:上海地鐵聯合支付寶與杭州、寧波地鐵攜手,正在努力推進三城地鐵“刷碼過閘”的互聯互通;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發布《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協同擴大開放 促進開放型經濟一體化發展的30條措施》;由上海市普陀區倡議,江蘇南通、鹽城、連云港,浙江舟山、臺州,安徽淮北、銅陵等8個市(區),共同啟動“長三角產業創新城市聯盟”……
“上海是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走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特質,改革是最大動力,開放是最大優勢。”李強告訴記者,上海要走向更加輝煌的新時代,要靠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上海將按照中央對上海發展的定位和要求,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積極為全國高質量發展闖出新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上海正以開拓者的精神、實干家的本色,創造更加精彩的發展傳奇。(經濟日報記者 楊國民 李治國 祝惠春 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