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美好生活要靠雙手創造。“五一”假期,許多新職業的勞動者仍然奮斗在一線,用誠實勞動唱響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新職業釋放出來的強勁活力。
充實:“連軸轉”是常態
5月的云南曲靖碧空如洗,看到秧苗上方懸停的無人機,便到了郭云飛的作業地。今年“五一”假期,無人機駕駛員郭云飛依然在田間忙碌,這已是他連續第三個國際勞動節在地里勞動。他說:“不加班加點,怕耽誤農時。”
采訪郭云飛,可得吃點苦。聽說村里來了一天能打藥四五百畝的機器,村民們都跑來圍觀。且不說頭頂的驕陽,單是要在窄窄的壩埂上擠到郭云飛身邊就不容易。盡管2017年才開始駕駛無人機,但郭云飛已經是這個新行業的“資深飛手”。從怎么駕駛,到撒什么藥、用量多少,他都了如指掌。
“我自己名字里有‘飛’,工作也是‘飛’,原本幾十號人的辛苦,現在我一個人就能搞定,特別有成就感。”郭云飛說。
夕陽西下,郭云飛指著落日余暉下的農田劃了個大大的圈,“這個‘五一’,我得打完這片農田。”
“‘五一’假期,工作早已安排滿了。遇到重要賽事,節假日‘連軸轉’對我們來說是常態。”90后張淵是一家電子競技俱樂部線下運營負責人,也是聚集在杭州電競數娛小鎮里的700多名電競行業從業者之一。
在一場電子競技的半決賽前,張淵剛忙完現場的服務工作。安保、總控設備、應急處置等,每個環節都不容出錯。比賽當天,看到500多個座位的場館幾乎座無虛席,張淵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責任:不容半點馬虎
5月1日17點,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網絡監控室監控員王超準時上崗。這次值夜班,他要和另外兩名同事工作到次日上午9點。他的任務是要實時監控機房和服務器的運轉情況。
“為了保證服務器的正常運行,我們需要動用1萬多臺設備,在前端設置超過100萬個信息采集點,每個點出問題都會發出實時告警。”王超說,看似雜亂無章的海量數據,其實都是直觀的觀測指標。
王超深知,越是節假日,數據處理量越大,保證數據中心正常運轉的責任也越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長袍、帽子、鞋套、手套、口罩全副武裝完畢后,新松機器人半導體事業部潔凈車間主管張瑩川的額頭已經冒出汗珠。“從潔凈車間出廠的設備基本都與硅片相關,哪怕人身上的一個分子落在上面,都可能造成污染。”張瑩川介紹。
潔凈車間內,工程師們正在緊張忙碌地裝備、調試設備,計算機屏幕上不斷刷出一排排數據。“因為客戶主要是IT產業的,我們都是24小時待命,分秒必爭。”張瑩川說,自己在這一行干了11年,時間最長的一次連續待了整整48小時。為了讓塵粒只出不進,潔凈車間要保持正壓環境,不適應的人待久了就會發悶犯困。
除了現場的技術指導,他還負責整個潔凈車間的環境、設備、安全等。“除了要具備專業技能之外,更需要責任心。”張瑩川說。
創新:讓生活更智能
“信號強度和抗干擾值在正常范圍內。”中國電信江西鷹潭分公司無線維護中心主任葉鑫華,站在鷹潭市月湖區杏南小區一處物聯網水表箱旁邊,將鼠標般大小的窄帶物聯網測試器插入筆記本電腦USB接口,通過專用軟件進行網絡抽測。
鷹潭市在全國最早實現NB—IoT(窄帶物聯網)全域覆蓋。作為全流程參與者,葉鑫華感觸頗深,“最早建網試點,意味著最早碰到難題。剛開始團隊每天遇到數百個各種各樣的問題,后來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出窄帶物聯網測試的標準規范,其他人可避免很多彎路。”
在機場,剛刷完身份證,攝像頭就顯示“比對正確”,安檢三道關口直接放行。在自動試衣機前,機器通過面孔識別建立三維影像,推送適合年齡、性別的服裝……這就是人臉識別技術。不到30歲的劉盛中,為這項技術已經奮斗了5年。
“我的工作,就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重慶中科云從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劉盛中介紹,“我們做算法,其實就是在不斷完善一個黑匣子。黑匣子這頭輸入的是一張二維圖片,另一端輸出的就是計算機能理解的數字。算法就是要讓這個過程越來越快、越來越準。”
近年來,劉盛中參與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經拿到了5次世界冠軍。“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之前人臉識別行業內的普遍誤識率達千分之一,現在已經低到百萬分之一。這都是不斷競爭、拼出來的。”劉盛中說。“五一”假期他仍然奮斗在研究一線,希望能有新突破,讓生活更智能。
(綜合本報記者楊文明、江南、吳勇、何勇、胡婧怡、魏本貌、蔣云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