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發布已經收尾。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已有362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年報。2018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扎實經營,總體業績延續增長態勢,成績來之不易。同時,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2018年,滬市公司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變化,提質增效,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3.50萬億元,同比增長11%,占同期GDP比重約30%;共實現凈利潤2.80萬億元,同比增4%。在總體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已經較大的基礎上,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總體上看,滬市公司以占全國注冊企業不到萬分之一的數量,實現全國GDP約三分之一的營收,充分展現了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作用。
同時,具有市場代表性的各項藍籌股指數公司表現也依然穩健。代表大型龍頭企業的上證50、上證180經營增長高于滬市平均水平,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32萬億元和23.66萬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2%;分別實現凈利潤2.01萬億元和2.44萬億元,同比增長8%和7%,發揮了經濟排頭兵的作用。
深市2159家上市公司中的2156家披露了2018年年報或年報數據,其中主板公司472家,中小板公司929家,創業板公司755家。自2018年初以來,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新增上市公司28家、45家。
總的來看,深市3個板塊服務實體經濟的層次化特征明顯:主板藍籌和國企平穩增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卓有成效;中小板細分龍頭示范作用明顯,營收保持穩步增長;創業板整體業績承壓,但發展動能強勁。2018年,深市主板凈利潤排名前10的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1680.85億元,同比增長19.45%,貢獻了主板近五成的凈利潤。其中,萬科、格力電器、平安銀行、美的集團、招商蛇口、五糧液、華僑城等7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0億元。
深市凈利潤整體下滑,但盈利面基本保持穩定。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合計5834.83億元,同比下降22.88%,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下降4.37%、31.74%和65.6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合計為4374.69億元,同比下降28.61%。在盈利面方面,深市85.48%的公司實現盈利,54.68%的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798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20%,占比37.01%。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資產減值損失對凈利潤的影響較大。2018年深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3592.86億元,同比上升72.26%,對深市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為38.11%。其中,商譽減值1278億元,同比上升近4倍;壞賬損失977.08億元,同比上升58.22%;存貨跌價損失546.86億元,同比上升93.24%。少數因資產減值而導致巨額虧損的公司,對整體業績影響較大。
而滬市方面,也有少數公司主業常年不振。少數公司存在經營陷入困局、造血功能喪失、治理不夠規范等風險與問題。據統計,2018年,97家公司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50%;143家公司出現虧損,占公司總數約10%。虧損公司占滬市整體比例不高,其中不少公司出現大幅商譽減值或其他類別資產減值,其前期資產高估值交易的風險因素逐步釋放。值得關注的是,也有部分公司因經營不善而面臨退市風險。統計顯示,2018年度,30家公司觸及退市情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1家公司將暫停上市;2家將終止上市!懊鎸ξ磥斫洕滦袎毫、內外形勢的復雜性,交易所要從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勝劣汰、防范風險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鄙辖凰嚓P負責人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