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季度的同比下降5.6%,到上半年的逆勢增長0.5%,浙江經濟走出了一條復蘇明顯的“V”型曲線。浙江經濟上半年的部分數據尤為亮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3%;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0個百分點;出口增長3.3%,領先東部。
浙江經濟如何在較短時間里實現“反轉”的呢?
“實”字當頭——
護住發展基本盤
浙江擁有700多萬市場主體、10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出口占全國比重超十分之一。疫情對于浙江,沖擊更大,應對更困難。
以非常之策應對非常之勢,這是浙江人近來常說的話。
非常之勢,說的是體量大、受沖擊大。浙江經濟已站上6萬億元新臺階,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風險變量更多也更為復雜。全球疫情大暴發,讓外向度極高的浙江經濟遭受嚴重沖擊。全省工業、投資、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明顯下滑,多地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普遍承壓。
非常之策,說的是見事早、行動快、研判準。疫情突如其來,浙江以最快速度為實體經濟賦能,省委、省政府提出“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2月1日,成立復工復產工作專班;2天后,下發做好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4天后,支持小微企業渡難關“17條”出爐;9天后,全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30條”意見出臺。半年來,浙江密集出臺惠企政策。
人流、物流、商流快速暢通,不斷為復工復產提速。從五色“疫情圖”到“健康碼”,從“一圖一碼一指數”到“包機包車包專列”,浙江企業復工復產程序不斷簡化,浙企員工返程綠色通道越來越暢通。
發揮有效投資“壓艙石”作用。3月3日,在全省一級響應下調為二級響應后,浙江立即舉行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53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8864億元,既以非常之策穩住基本盤,更著眼長遠化危為機。
應變力,就是變現力。上半年,工業成為浙江經濟增長貢獻最主要的力量。工業經濟一季度下降10.2%,二季度增長8.6%,二季度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3.6個百分點,貢獻率59%。上半年,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生產總值增速2.0個百分點,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3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工業、服務業的雙雙回升,穩住了浙江經濟的基本盤。
逆勢求進——
創新激發新動能
穩中求進,逆勢求進,不僅要穩住眼下的經濟,更要積聚發展的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在浙江各地,一個個5G基站正加速布點。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新增5G基站超過3.5萬個。新基建,正成為浙江通過有效投資對沖下行壓力的重中之重。不久前,浙江公布三年萬億新基建計劃,力爭兩年后建成5G基站12萬個以上,這意味著到2022年,浙江將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重點行政村及重要工業園區5G信號全覆蓋。
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崛起,成為浙江經濟穩中有進的關鍵推手。上半年,浙江通信電子、醫療物資、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服務業等產業均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互聯網+”傳統產業,融合正當時。創立于1986年的傳化集團,從制造業起家,如今隨處可見互聯網元素。旗下的“傳化化學”是一家大型精細化工企業,疫情初期,工人復工延遲、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受到限制,外貿訂單滿足率只有70%左右。得益于智能生產線的啟用,復工初期工廠產能就恢復至日均水平的90%,確保了外貿訂單按時保質交付。
“中國經濟的大動脈正在暢通起來。”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這一判斷在傳化物流格外清晰。目前,傳化智能公路港物流中心遍布全國27個省份、100多個城市。5月份,平臺內入駐的物流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0%以上;服務于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的傳化網絡貨運平臺,6月份有效訂單量突破11萬單,與1月份相比絕對增長率達470%。
低壓電器龍頭企業正泰集團,率先布局新基建,用5G網絡打造了浙江首個邊緣計算智能車間,生產效率提升3倍;吉利集團投入3.7億元,研發具備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今年前5個月產值超過20億元;雅戈爾集團加快改造5G服裝工廠,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升柔性生產能力。
一組數據可見浙江逆勢求進的決心和信心:今年上半年,浙江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6.3%;1月份至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增長11.8%,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5.8個百分點。
“改”為人先——
下好科學應變先手棋
落實政策,精準滴灌,深化“三服務”。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沖擊,浙江發揮自身優勢,特別注重下好應對變局的改革先手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各級政府情暖企業,共渡難關,為“兩手硬、兩戰贏”清障開路。
國內目前有數個獲準進入臨床的新冠疫苗研制項目,其中用于疫苗的藥用包裝則來自浙江縉云縣一家生產疫苗包裝原材料的“肖特玻管公司”,它是德國肖特集團旗下的企業,主要生產世界頂級的中性硼硅藥用玻璃。
新啟用的生產線必須在德國專家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安裝,而受海外疫情影響,25名德國專家來華受阻,企業生產線建設一度面臨“停擺”。得知企業困境后,縉云縣迅速謀劃,積極作為,第一時間與中國民用航空局、浙江省外辦等單位溝通協調,最終確定德國專家于6月30日啟程來華。25名德國工程師抵華順利解除隔離后,加緊為“肖特玻管”安裝特種玻璃窯爐生產線。
渡難關、挺企業、穩市場,浙江深諳非常之時更需“改”為人先、下非常之功。
在杭州,企業辦事“一鍵直達”成為現實。2月份,杭州市成立攻堅專班,探索構建“親清在線”新型政商關系數字平臺。平臺于近日上線“線上行政服務中心”,將“無感”智慧審批納入城市智慧治理體系,累計開展服務27萬余次,辦理各類業務1.6萬余件,服務企業1.3萬余家。
縱觀全省,133萬名公職人員手握“浙政釘”,在減少聚集的要求下全力推動各項工作不停擺。2月初,浙江只用一天就在“浙政釘”上搭建了防控組織體系,分屬省、市、縣、鄉四級的上萬人被歸入這個臨時組織,實現即時互查、溝通。
治理效能的提升,得益于政府數字化轉型改革的前瞻布局。從“健康碼”“企業碼”“安全碼”,到“畝均論英雄”“標準地”、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深化,已經成為撬動經濟社會綜合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加力,激發投資活力。今年上半年,浙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0個百分點;民間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交通投資均保持正增長,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更是同比增長12.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平)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