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日,“科技慧三秦 建功新時代”2020年陜西省高層次/青年人才助力銅川發展系列活動在銅川市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陜西省委人才辦、共青團陜西省委員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陜西省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共銅川市委、銅川市人民政府、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承辦。
會前,陜西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長、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主席李學龍, 陜西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蒲小川、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陳雪峰、 航天科技六院副院長李斌、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蔡宇良等專家接受了記者專訪。
李學龍:聚全省高層次人才之力 為銅川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如何聚全省高層次人才之力、助力銅川高質量發展?陜西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長、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主席李學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學龍是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關注光學觀測和光學監控等工程應用,尤其光學成像與光學影像管理和處理之間的關系。
李學龍說,銅川自然環境優美,城市干凈整潔,和銅川人打交道很舒服。自從今年1月和銅川市委、市政府對接此項目以來,能明顯感覺到城市營商環境非常好。“銅川公職人員非常講究效率、服務意識很強很到位,每次都是說到做到,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公務人員的做派和效率。”李學龍說,每次對接工作都能發現銅川人身上新的加分點,“好人之城”名不虛傳。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李學龍說,陜西省要實現從“科教大省”到“科技強省”的轉變,人才無疑是最重要因素之一。西安作為省會城市,聚集了大量人才科技優勢,其他地市在此方面則存在劣勢。為此,該會一直致力于整合優質人才資源,為發揮人才聚集效應,引領創新、推動發展提供平臺。
李學龍說,銅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把尊重人才、關注人才、支持人才、服務人才作為銅川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頭戲”,讓人倍感欣慰。
李學龍介紹,本次在銅川舉辦的項目分為五大產業領域,分別是新經濟與金融創新組、智能裝備制造組、航空航天產業組、大健康產業組和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組,充分結合銅川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聚集全省高層次專家為銅川發展把脈問診、開良方。
除此之外,本次項目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實”。李學龍說,從年初對接工作至今,該會本著使“科技與銅川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高度相匹配的目標做了大量工作。此次活動期間,能為銅川帶來近二十個項目的簽約,包含技術合作、園區建設、產業孵化、招商引資、中藥材產業開發、農業產業項目等,希望聚全省高層次人才之力,為銅川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蒲小川:發展數字經濟 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陜西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蒲小川就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方向和模式選擇、對銅川發展數字經濟的建議做了闡述。
蒲小川介紹說,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及產業革命。回顧前三次,第一次以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為標志;第二次以電力的發明和運用為標志;第三次以計算機的發明和運用為標志;第四次工業及產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的突破和融合為主要標志。也正是在這些新技術的支撐下,數字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
蒲小川說,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在這種新經濟形態中數據成為核心要素。發展數字經濟的總體思路和路徑是“數字的產業化、產業的數字化、社會治理的數字化”。
他認為,發展數字經濟有四個重要的戰略方向:一是支柱產業的數字化。二是系統重要性企業的數字化。三是社會治理的數字化。四是數字技術的產業化及智能化。而發展數字經濟的模式則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要解決“金融-科技-產業”有效協同問題。二是重點突破“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問題。三是“新-舊動能”實現快速轉換。四是采用“云技術+IBDC+AI”總體方案。
就銅川如何發展好數字經濟,蒲小川建議,首先,要破解“金融-科技-產業”有效協同問題。比如,在科技和產業之間存在的“兩張皮”和“鴻溝”問題,可著力從以下五個方面解決:一是調整理念:產業是科技的出口;二是解決兩個機制:評價機制和分配機制;三是解決產業前沿共性及關鍵技術,即技術供應鏈和產業的技術鏈問題;四是首次商業化:實現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五是優勢企業及產業集群的培育:形成經濟增量。其次,要做好發展數字經濟的財政金融解決方案。銅川要發展數字經濟,離不開財政金融的有效支撐。“財政金融”解決方案,可概述為“三個體系+一個市場”。“三個體系”即:財政體系+銀行體系+非銀行體系,其中,財政體系發揮著國家戰略導向作用,引導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銀行體系則主要通過信貸工具對產業提供資金支持;非銀行體系作為重要金融補充工具,通過證券、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為產業發展提供增值服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一個市場”即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市場。“三個體系+一個市場”,構成了對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金融財政支撐。
陳雪峰:高端引領 推動“銅川智造”提質增效
當前智能制造是全球發展的趨勢,市場空間廣闊。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尤其高端裝備制造業,更是事關國民經濟與國防安全。針對當前形勢下,銅川要實現從傳統工業制造向更聰明更智慧的“銅川智造”躍升,應采取怎樣的發展策略和行動策略?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陳雪峰表示,銅川按照“陜西制造、銅川配套”的定位,在汽車、新材料、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等高端制造產業方面發展很好,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銅川實施意見》頒布實施以來,更加注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技術板塊來說,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設計、智能加工、智能控制、智能運維等;從產業分類維度來說,“新三基”,傳感器、大數據、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發展的關鍵。
對于“銅川智造”未來應如何更好地發展,陳雪峰院長建議:第一,人才是第一資源。銅川需要加強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按照《十九大報告》中“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總體要求,加強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新職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職業培訓,激勵引導人才職業發展。加強與中國機械工程等行業學會、產業協會、大學合作,舉辦系列化常態化的人才培養,并同時加大對各類人才的吸引。第二,配套智能化。“陜西制造、銅川配套”,如果說以前重點配套的是輪轂、重卡車輪、剎車片、鍛件加工等,那后期,我們需要在傳感器、大數據、工業軟件等方面加強研發,配套陜西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第三,抓住新業態的發展契機。智能制造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顯著的經濟效益,新模式新業態將不斷涌現;隨著制造業的數字化進程,不僅能將產品以服務的形式銷售,還能圍繞產品平臺創建完整的數字生態系統和市場,需要引導培育。
李斌: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升級的新名片
近年來,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迅速,呈現爆發式增長。銅川如何抓住機遇,為城市轉型發展創造條件,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升級的新名片?航天科技六院副院長李斌對銅川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提出意見建議。
“銅川緊鄰西安,交通便利,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整潔,令人感到非常舒適。通過短時間的體驗交流,我感覺這座城市充滿了激情、活力和向上發展的動力。”提到對銅川的印象時,李斌這樣說道。
談起銅川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優勢,他說,銅川產業發展定位清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航空航天產業,努力為產業發展創造條件,這是發展好航空航天產業的重要前提;陜西是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大省,銅川與西安毗鄰而居,區位優勢明顯,便于吸引高科技人才來銅開展人才交流活動,為銅川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銅川地形地貌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相對明顯,投資成本低,有助于吸引優勢企業來銅建廠。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銅川在轉型時期,如何緊盯產業前沿,超前布局航天科技產業,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升級的新名片?李斌建議,希望銅川結合好陜西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利用好自身優勢,找準方向和定位,走出一條城市轉型發展的新道路;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重視人才,注重人才培養,招引高科技人才來銅就業;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創造積極條件;把準發展脈絡,做好發展評估,可以先從配套設施和基礎材料加工產業著手,將航空航天產業領域的某一產業鏈條做精做大,形成專業發展規模。同時,可以嘗試將西安某一領域的企業引入銅川發展,偏向于重工業和基礎材料加工企業,形成銅川的競爭優勢,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升級的新名片。
鞏守平:依托中醫藥資源 打造康養旅游王牌
“銅川作為藥王孫思邈的誕生地,有著得天獨厚的中醫藥文化資源。一座城市的發展要突出自己的個性,中醫藥資源就是銅川的特色,依托這些資源,打造好中醫藥旅游與康養基地非常關鍵。”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就銅川發展大健康產業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發展大健康產業主要是圍繞大健康所包含的領域,大健康是一種全局的理念,它主要包括預防、醫療、康復三個方面。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鞏守平從大健康和大健康產業兩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預防主要要做到精準化的科普宣傳,要與地域性、群體性相結合;要利用好科技力量,做好大數據工作;發揮中醫力量,做好治未病預防。治療要從‘3+1’來說,即三級醫院與基層的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蔡宇良:以科技創新助推櫻桃產業興旺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蔡宇良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從1990年開始接觸櫻桃研究至今已30年,這次參加“科技慧三秦建功新時代”2020年陜西省高層次/青年人才助力銅川發展系列活動,蔡宇良帶著自己的思考,“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生態鏈,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就是要加強科技在農業產業橫向拓展和縱向一體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櫻桃研究從一開始就與科技緊密結合,要做好櫻桃產業就是要與國際最新技術接軌,與國際最新成果接軌,才能保證我們的大櫻桃從起點開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這樣我們的櫻桃產業發展才能立于行業頂端。”
農業是基礎,智慧農業與科技緊密相連,從生產端到銷售端,離不開科技的參與,從科學種植選種育苗到線上銷售,科技讓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打破空間距離,真正實現了上午網上下單,下午品嘗新鮮櫻桃的畫面。
在過去櫻桃種植就是到了施肥的時候施肥,葉片具體吸收了沒有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有一半都浪費掉了,事倍功半。智慧農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土壤監測,葉片營養診斷的方法,準確把握每一個環節,肥水一體化遠程操作配比氮磷鉀等元素。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蔡宇良說。就做大做強櫻桃產業,以科技助推現代農業發展,他建議:一是要發展農業合作社,培育多元化創新經營主體,擴大種植規模。二是要培育職業農民,為新型職業農民“增智”,要吸引年輕人回鄉從事農業,有年輕人參與的農業才能算“后繼有人”。三是要打造專家團隊,發揮科技人才的力量,打造現代化的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四是加強高校與地方合作,開展智慧農業技術的研發與儲備,以校市共建的“銅川果樹試驗示范站”為平臺,通過開展現場技術觀摩培訓,示范推廣最新科研成果。
櫻桃產業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有望成為繼蘋果和獼猴桃之后的第三大水果,目前蘋果市場趨于飽和,基本都是質量上的競爭。獼猴桃對氣候要求高,怕凍,栽種范圍受限制,櫻桃在這一方面的優勢就凸顯出來。“櫻桃時令早,同時段競爭的水果相對較少,依靠大棚栽植技術,櫻桃能提早一到兩個月結果,賣價也會比平常高十幾倍,經濟效益好。銅川如果把櫻桃產業做大,每畝純收益將來會超過蘋果,賣價好還好賣,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蔡宇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