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的發展階段正好可以一分為二。以2017年為分水嶺,前期以擴大規模為主,后期以提升質量為主。相應的,環保企業也從“淘金”階段進入“煉金”階段,從比“跑馬圈地占山頭”轉向比拼專業化能力、產品技術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至2017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收規模從600億元提升至1.35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5%。環保產業營收在GDP中的占比也日益增長,從2002年的0.4%上升至2017年的1.6%。
依賴政策驅動的“瘋長”在2018年戛然而止。這一年,宏觀政策調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再加上去杠桿、PPP清庫存影響,環保投資下降,市場需求萎縮,板塊估值大幅回落。行業格局分化使得不少在前期急于擴大市場份額,沒有做好風險控制的企業遇到了困境,多家大企業的劇烈波動更是引發了環保行業的集體“焦慮”。
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一批引領發展的龍頭企業開始逐步形成,行業集中度開始提升,產業生態系統初現雛形,為我國環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環保產業的前景毋庸置疑。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融資環境好轉及多項環境經濟政策加速落地,“十四五”期間環保產業有望步入新一輪發展周期。
在這樣的環境下,環保企業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持續修煉內功,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核心技術水平,增強精細化運營能力。具有特定核心產品服務的優勢企業可以加強戰略協同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加強綜合競爭力,提升品牌競爭力,共同分攤風險、拓展市場。(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瑾)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