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顧陽報道:“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先后頒布實施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和新環保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產能。2016年至2018年,我國累計壓減粗鋼產能1.5億噸以上,實現1.4億噸“地條鋼”產能全面出清,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
能源結構調整積極有效。2019年,我國國內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下降到57.7%,超額完成了“十三五”國家能源規劃目標任務;非化石能源增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增量的40%,較“十二五”期間上升14個百分點,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加快推動能源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6%,森林面積達到2.08億公頃,人工林保存面積達6933萬公頃。與此同時,從2016年至今,通過綠色出行、包裹回收、拒絕一次性餐具等碳減排行為,我國累計實現碳減排1200萬噸。截至2019年底,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8.1%,已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
據統計,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我國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總體保持穩定,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2019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1347.8萬噸,同比減少40.4%,今年底將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