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新聞頗受關注。
先是東風嵐圖FREE首次登陸北歐;接著比亞迪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并表示將與歐洲經銷商集團合作,為瑞典和德國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蔚來汽車則宣布在匈牙利投資建設旗下首個海外工廠,計劃于9月投入運營;中國五菱的首款新能源全球車Air ev隨后也在印尼下線。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加速“出海”的重要信號。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加速,一方面源于我國新能源整車技術實力的提升。無論是產品外觀、內飾、續航里程、環境適應性,還是整車性能、質量、能耗、智能化應用,當前我國新能源整車都處于國際領跑水平。敢于出口到德國、日本等汽車發達國家和汽車工業強國,不僅需要品牌的自信,更需要產品實力的支撐。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也為中國品牌發力歐洲市場提供了機遇。為實現“減碳”目標,近年來歐洲多國政府陸續公布碳排放目標,并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比如,挪威推出多項支持電動化轉型的政策,包括對電動車免征25%的增值稅、免征進口關稅、免征養路稅;德國則將新能源補貼延長至2025年,進一步激活了新能源汽車市場。
汽車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競爭行業。進軍海外市場、參與全球競爭是檢驗一個汽車品牌是否國際化的重要標準。奔馳、寶馬、大眾、豐田等國際汽車巨頭在傳統燃油車市場能有今天的行業地位,也都是在本土市場之外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結果。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加快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備的優勢也為中國汽車品牌出口打開了“第二增長曲線”。
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汽車“出海”并不容易,特別是到歐美發達國家。海上既有風景,也有風浪。與一般商品不同,汽車產品價值高,使用場景復雜,生命周期長,在強調性能、價格、質量的同時,還必須有完善的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體系保障。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補能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尤為重要。如果沒有相當實力的底氣和系統謀劃,很有可能翻船。反思過去傳統燃油車出口遇到的坑,除了產品競爭力不夠外,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配套服務跟不上,結果導致品牌在海外的形象和口碑不佳。而長城汽車出口被海外經銷商詐騙,損失慘重的教訓,更是深刻。
因此,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要有大格局。進入海外市場之前,應當進行充分的調查和研究,細分消費市場,熟悉當地法律法規、文化背景、氣候背景、消費習慣,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等,同時延伸售后服務,包括個性化服務,從而形成自己的海外開發戰略。心中更要有數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出海,不是去收割市場,而是去實現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一定要為當地創造就業、帶來技術、培養人才、繁榮地方經濟,一定要融入當地社區,為社區作貢獻。只有胸懷大格局,才能形成大品牌,真正實現全球化。
避免海外“內耗”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有的格局。過去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發現一個不錯的市場就一窩蜂地上,通過價格戰把藍海拼成紅海。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價格競爭通常不是最主要手段,而是通過知識產權、差異化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例如品牌、授權經營、特許經營。這提醒我們,自主品牌新能源企業沒必要一窩蜂地涌入某一個國家或地區,既加劇當地市場供求不平衡狀況,也損害各自的利益。
還需指出的是,當前一些弱勢品牌也沒必要急著“出海”,為“出海”而“出海”。國內市場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一個車型在國內市場月銷不過千輛,拼不過競爭對手,指望到國外就能咸魚翻身,豈不是笑談。自主品牌即使到海外發展,前提還是要在國內市場具有競爭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國內、國際市場是相通的,國內國際市場的差別只是造型、配置和消費習慣的差別,好車的本質是相同的。不管怎么說,眼下中國汽車市場是世界最大的市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們也不能“不把豆包當干糧”,把最大的市場拱手讓人,自己辛辛苦苦到海外去開拓,還未必有勝算。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忠陽)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