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中誕生的經濟日報,見證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勇擔使命、敬業忘我的經濟報人。他們在時代的廣闊舞臺上歷練成長、錘煉本領,明確了職業方向,實現了人生理想,擔負起時代重任,也為我們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
近年來,經濟日報編委會十分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和使用,為我們創造成長成才環境,搭建出色出彩舞臺。自入職以來,我一直在總編室要聞編輯室工作,每年有半年時間值守夜班,與要聞版老編輯新同事一起,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不眠夜。他們既是益友,更是良師,他們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了我,幫助我快速成長,不斷提高專業能力。2020年初,疫情發生后,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抗疫采訪報道,在武漢度過了難忘的70多天。那時,作為剛過見習期的年輕記者,我感受到了從編委會到并肩戰斗的同事們無微不至的關心,一句句叮囑,一個個改樣,讓我感受到了經濟日報大家庭的溫暖和對新聞業務的極致追求。那段終生難忘的經歷,讓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作為新時代經濟報人的職責使命,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前進方向,更加珍惜經濟報人的榮譽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有責任有底氣續寫好經濟日報新篇章。第一,牢記使命,提高政治站位。第二,加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第三,踐行“四力”,把握時代脈搏。
四十不惑。經濟日報在黨中央的關心關愛和編委會的帶領下,有了更加明晰的發展路徑,有了更可期待的未來。躬逢其盛,幸甚至哉。我代表年輕的經濟報人表態,一定牢牢抓住機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黨的新聞事業、為經濟日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經濟日報社總編室編輯 包元凱)
(責任編輯: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