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對經濟運行具有深刻影響。2024年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形勢,我國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頻頻打出“組合拳”,展現出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特點,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總量平穩結構優化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余額25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7%;廣義貨幣(M_2)余額3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7.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05.6萬億元,同比增長7.8%。
“金融總量增長平穩,流動性合理充裕,對實體經濟保持了較強的支持力度。”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11月份狹義貨幣(M_1)余額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M_2與M_1的“剪刀差”持續收窄,折射出經濟向好態勢。
貨幣供應穩定增加,有利于更好促進投資和消費。目前,我國銀行體系貸款余額超20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余額突破400萬億元。龐大的總量規模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底氣、添活力。
看貨幣政策效果,不僅要看總量,還要看結構。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1000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質量發展關鍵環節的支持。11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4.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
“目前多家銀行正瞄準科創、普惠小微等領域發力,挖掘潛在信貸需求。”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經濟回升向好的有利因素正不斷累積,融資需求或將進一步改善。
調控強度不斷加大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同時,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金融管理部門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特別是2024年9月下旬以來,按照黨中央部署,較大力度降準,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優化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并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項工具。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實施以來,市場反應積極,社會預期好轉。
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我國住戶貸款增加2.37萬億元,11月當月住戶貸款增長明顯,這主要得益于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我國住戶中長期貸款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隨著房地產金融政策落地見效,個人房貸提前還貸現象明顯減少,房貸規模將持續企穩回升。近期商品房成交數據和金融數據改善相互印證,房地產市場和居民信心進一步增強!睖乇蛘f。
2024年5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由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能夠激勵銀行加大對收購主體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地方政府加快商品房去庫存進程。同時,收購后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能夠更好滿足工薪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董希淼說。
近日,為更好發揮證券基金機構穩市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第二次操作,并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標。作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政策工具,互換便利有利于盤活資產,統籌安排股市、債市等不同市場間的流動性,為資本市場持續帶來“活水”,增強投資行為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也在加速推進落地。專家表示,這兩個政策工具是長期制度性安排,對于資本市場長遠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仍具調整空間
2024年,貨幣政策調整幅度不小。未來還有多大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降準政策實施后,銀行業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大概是6.6%,與國際上主要經濟體相比,還有一定空間。“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見效!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釋放出積極信號。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宏觀調控基調的重大變化,主要考慮到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加深,國內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挑戰,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要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同時,我國也具備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條件和空間,可以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推動資金更快更多流向實體經濟。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敝醒胴斵k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具體來看,舉措包括:綜合運用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消費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防范資金空轉,兼顧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和銀行穩健經營的平衡;把握好內外均衡,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加強匯率預期管理,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