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增強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發展活力,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財稅體系,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微觀基礎的活力。
——2013年7月23日習近平在武漢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強調
解讀:國企民企攜手,才能做到1+1>2
馬克思說過,大自然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不要求“玫瑰花散發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為什么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如果把“國企改革”比作“玫瑰花”,把“民企發展”比作“紫羅蘭”,這兩種鮮花不都是頗為芳香的嗎?兩種鮮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不是更“令人賞心悅目”嗎?
如何把目前部分行業和領域國企國有資本“一統天下”的這個格局打破?現在很需要把國有企業改造為產權多元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在這樣的國情條件下,做法應該是把“筐”里的國有資本的一部分換成民營資本。無疑,這種“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的模式是對一種創新。
國企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強。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思改革,確實要擔當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在推動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
——2014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解讀: 國企改革尤需“踏石有印”的勇氣
中國的經濟改革必須啃下國資國企改革這塊“硬骨頭”。因為作為“長子”的國企,始終是經濟改革中最為微妙和復雜的一個元素——作為企業,在數十年的計劃模式下,它們體量大,與國民經濟“嵌入度”高,可謂深入骨髓;作為單位,在“企業辦社會”的慣性下,它們代行了太多本該由政府或社會組織承擔的職責。對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事關“大社會”、“小社會”的穩定和諧,不得不極為慎重。而正因為這種與時代脫節的發展模式,以及對全面經濟改革的深度制約,國資國企改革在今天尤顯迫切,尤需“踏石有印”的勇氣。
國企改革正處在關鍵時刻,國企自身要在運行機制上更加市場化,也可以說,國企改革最大的壓力還是國企本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盡可能做到“一企一策”,盡可能降低國有股權的比重,引入多個戰略投資者,不斷完善治理結構。民營企業最厲害的是機制靈活,國有企業最大弊端就是機制不活。所以要更多地引入戰略投資機構,在現代企業制度上要多下功夫,建立一套完全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運行機制。
30年前,福建55位企業負責人大膽發出給企業“松綁”放權的呼吁,很快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成就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一段佳話,我對此印象猶深。如今你們作為多種所有制、多種類型的企業負責人,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提出建言倡議,很有意義。
——2014年7月8日習近平給福建30位企業家回信時表示
解讀:將民企資本集中到最有效運用的主體中去
混合所有制的探索有可能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長久影響。其關鍵,不在于分利,而在于動員民間閑置資金轉化為資本,進入財富創造過程,在于將資本集中到能夠最有效運用的主體之中。
資本積累在經濟增長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關鍵地位。1955年至1970年間,美、日經濟增長實績的差異,很大程度上便是源于投資動員能力的差異;而所謂“中國奇跡”,也是建立在強大的投資動員能力之上。充分發掘民間資本的作用,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勢在必行,而混合所有制可為民間閑置資金轉化為資本提供一條投放渠道。
國有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吸納民間資本,其企業團隊得以駕馭更多資本,更充分地發揮其創造財富的潛力,增強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民間資本則得以分享優秀企業團隊、品牌帶來的盈利機會。同樣是通過混合所有制,許多有業績、有潛力的民營企業得以借力國有資本一飛沖天。在實踐中,無論是國企吸納民企,還是民企引進國有資本,成功的案例都已有不少,其中不乏業內巨擘,甚至世界同行第一,前者如中糧收購蒙牛,后者如出身民企的中能硅業,依靠引進國有資本和借力資本市場,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大、生產效率最高的多晶硅企業。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政策已明確,關鍵是細則,成敗也在細則。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改革關鍵是公開透明。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解讀:公開透明,方能斬斷損公肥私之手
為什么一件“取長補短”的好事兒,在局部改革過程中淪為少數人取國有之長、補私財之短的敗家之舉?關鍵還是習近平所說的“細則”問題。這個細則,是具體的操作規范,也是改革的法則,更是改革過程中不能觸碰的“高壓線”。國企改革,本來對國企、民企、外資來說,是一個共同的機會。但是,一個沒有規則的游戲,很容易成為少數人侵吞和瓜分國有資產的暴富機會。這些少數人,便是掌控權力的“老虎”,還有環繞在“老虎”身邊的“蒼蠅”。
把公開透明當作改革的關鍵所在,習近平這番話,既是對現在和未來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者說的,也是對過往的國企改革中損公肥私的權貴們說的;既是對經濟改革說的,又是對中國在深水區面臨的所有改革而說的。這是在告誡那些試圖將改革當成自肥機會的權力之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從而斷了少數當權者試圖渾水摸魚的后路。(中國經濟網艾楓梧)
網友熱議:
@混合所有制發展研究:混合重在“合”,不在“混”。娶媳婦兒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生兒育女,幸福過日子。
@張連起: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于關系國家安全的行業和領域,要確保國有獨資;對于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可以適度放開,但要保證國有資本絕對控股;對于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可由國有資本相對控股;對于完全競爭的行業和領域,只要民營經濟能夠發展得相對成熟,國有資本可以退出。
@wallace6544:“混改”不是關鍵,沒“混改”也有國企做得不錯。我倒覺得核心是薪酬,即在國有資本占優勢的企業,給予管理者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報酬。當然,前提是創造與報酬相符的業績,而不是現在“旱澇保收”的非市場化薪酬,且不用追責。要讓管理者有壓力、有痛感才行。
@老徐時評:國企改革是所有制改革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張東升:混合所有制可望助力打破地方國有資本的區域藩籬,將東部國有資產重組、發展與中西部吸納產業轉移、減輕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結合起來。
相關新聞: 習近平談改革:沖破思想觀念障礙 突破利益固化藩籬
習近平“新常態”表述 “新”在哪里?“常”在何處?
習近平提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
習近平談市場經濟:市場決定性作用基礎上完善宏觀調控
習近平談"三農":端牢"飯碗" 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習近平的“民生觀”: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
習近平詮釋環保與發展:綠水青山就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