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 麗
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空氣凈化器(下稱空凈)市場整體開始回歸理性。同時,消費者結束恐慌性購買行為,開始進入理性化購買時代。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表示,目前市場正處于低潮期,整體行業都在承受消費需求銳減的陣痛,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新的需求點。
市場零售額下滑三成
雖然才短短4年時間,空凈行業的發展卻已出現退潮現象。
2015年,是空凈市場爆發的一年,眾多企業潮水般涌入,推動行業快速發展。2018年,行業迎來拐點,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8年空凈市場規模116.7億元,同比下滑28.0%,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25.7%,線下同比下滑33.4%。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國美、蘇寧位于北四環附近的賣場看到,兩年前7、8個以上凈化器品牌同時“競賽”的場面不再,凈化器專區也從主推位移到了不起眼的位置。在賣場進門處、走道、中央銷售區等促銷位置的凈化器也被搬走,換成了空調扇、冷風機等其他小家電。
同時,記者注意到,目前陳列在賣場里的凈化器品牌已不足5家,且以外資品牌為主。一位店長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黃金銷售期過了以后,凈化器銷售額突然下滑,同比下降約30%。
奧維云網董事長文建平表示,空凈市場去年品牌數量急劇減少,行業品牌結構出現洗牌。2017年國內市場的零售規模突破了160億元,但去年整個行業出現了負增長,今年一季度行業整體銷售額仍然處于相對趨緊的狀態。
“通過奧維云網的監測渠道了解到,2017年凈化器在售品牌648個,在2018年在售品牌僅499個,其中,新進入品牌114個,退出品牌263個,且在近4年里品牌數量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文建平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品牌之間的價格戰仍舊非常頻繁。去年各品牌整體有大量庫存,都試圖通過價格戰清理庫存。
“空凈品牌去年清庫存動作非常明顯,且這種現象在今年仍將持續。”奧維云網廚衛事業部總經理戰旗表示。
上海市環境保護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空氣凈化器中國行業聯盟秘書長王康認為,目前中國空氣凈化器行業處于低谷,好多企業主動或者被動退出市場。空凈行業從2018年年初進入一個調整期,整個行業承受著消費者需求銳減帶來的鎮痛。而部分中小型供應鏈企業的關停,似乎預示著這個行業的低潮期很難過去。在這樣的背景下,除醛、高端將繼續帶動市場發展。
徐東升表示,隨著國家對于空凈產品的重視度提升,近幾年除了有新的標準之外,空氣凈化器能效等級標準正式發布,對促進行業走向正規化、規范化起了很大作用。而市場的變化也加速了行業的優勝劣汰,使得企業把主要精力轉到關注產品創新和服務上來。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空氣凈化器的標準計劃在明年年底完成。隨著除醛等新功能的嘗試,甲醛的衰減等問題如何評斷,也是擺在這次國標修訂面前的一個新問題。行業標準需盡快統一和制定。”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測試計量技術研究所所長魯建國認為。
強投機性、無序競爭猶存
2018年以來,雖然新增的品牌明顯減少,但產品質量不穩定、同質競爭、虛假宣傳等問題卻不斷出現。
去年12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開展了空氣凈化器等3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其中,空氣凈化器共抽查28家企業生產的28批次產品,檢出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32.1%。去年年底,國內再次出現空氣凈化器召回事件,愛瑞和克萊爾品牌的空凈產品因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被召回。
同時,空氣凈化器行業在經過爆發式增長之后,市場上品牌和產品參差不齊,服務水平相差較大。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存在的諸多亂象,與行業競爭激烈、部分品牌投機性動機明顯息息相關。在市場爆發時期,一些炒作概念的產品和企業一窩蜂的涌入,企業投機性太強,市場出現嚴重的同質化競爭,但隨著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需求逐漸回歸理性,也促使行業重新洗牌。
2018年空氣質量轉好,同時新國標的出臺使得整個市場的技術門檻有所提升,部分沒有核心技術實力的廠商無法繼續提供滿足新國標的產品,跟不上市場和技術迭代的步伐,遭遇淘汰。而堅持創新的頭部品牌在沖擊中堅持下來,市場份額開始集中。
“2018年沒有霧霾了,企業出現一堆庫存,現在企業內部也在進行調整。智能化、低噪音、高端化是凈化市場的發展方向。”亞都科技副總裁張遠林說。
蘇寧零售集團生活電器公司空氣調節經營中心總經理周強表示,空氣凈化器行業可以說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他表示,從去年開始,很多品牌庫存積壓、資金鏈斷裂,被迫出局。“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投機品牌紛紛退出的時候,這對整個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周強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