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海行動》的狂飆突進
春節假期已結束,各行各業陸續開工,不過絲毫不影響電影春節檔市場的火熱。這其中,軍事動作巨制《紅海行動》一路逆襲,斬獲春節檔最佳口碑,票房連續6天暴漲,并于大年初六翻身成為單日票房冠軍。截至發稿時,該片票房已突破21億元,打了一個最漂亮的翻身仗。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按照其最近的“狂飆突進”,最終票房有望直奔40億元大關。
開局
熱度排片票房均墊底兒
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四大金剛”中,《紅海行動》開局最不利。
《紅海行動》是在去年12月下旬宣布定檔狗年大年初一的,此時距離上映不到兩個月,對這樣一部制作規模的影片來說,宣傳時間非常緊張。“熱度低,每天都很焦慮。”宣發人員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也在微信朋友圈透露:“從出品人于冬到全體創作,嘴上喊著加油,內心燃燒焦灼。”
不過,中國電影市場向來不缺乏“低開高走”的故事。盡管初一開畫后票房與排片不佳,但《紅海行動》拿到了同檔影片中的最好口碑,豆瓣評分高達8.5,是有春節檔概念以來單片所獲得的最高評分。“千萬別喝飲料,否則全程憋尿。”這是網友看完《紅海行動》后的“忠告”,短短一句話足以證明影片的精彩程度。
口碑不斷發酵,讓《紅海行動》展現出真正的吸金實力。
大年初一之后,影片的排片持續上漲,如今已到30%左右,票房也奮起直追,一路逆襲,創造了連續6天增長的驕人成績,并于22日奪得日票房冠軍,成為包攬當日票房、上座率、場均人次的三冠王。
逆襲
沒有標簽,全憑好口碑
嚴格來說,《紅海行動》并非一部典型的合家歡電影,緣何能夠在春節檔這樣一個舉國、舉家同慶的檔期內突圍?
其實,除了定檔晚,題材也是它一開始不被人看好的重要原因。畢竟這部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深入“伊維亞共和國”解救被困當地中國僑民的影片,更像一把冷硬的尖刀,與節日氣氛格格不入。
“這是一部超級大片,技術規模、制作難度都很大,要找一個合適的大檔期,也不太容易。”對于這次“任性”的定檔,《紅海行動》出品人、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這樣解釋。他說,過去幾年的春節檔,博納連著推了三部《澳門風云》,都是合家歡類型,但后來被很多觀眾詬病,也沒有達到影片合家歡的定位和目的,“我覺得春節檔期還是需要好電影,不僅僅是合家歡,也可以是‘合家嗨’‘合家燃’,《紅海行動》就是這樣一部大片。”
無論是過年期間,還是假期結束之后的“后春節檔”,《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都展現出了比《捉妖記2》和《西游記女兒國》更強、更持久的吸金熱力。在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看來,在某個檔期內給自己貼上某種標簽,其實是把雙刃劍,“像《女兒國》,過分強調‘愛情’標簽,也失去了一部分觀眾。《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宣傳時沒有太強調自己的定位,反而對觀影群體有著更大的包容性。”
展望
軍事題材影片或成主流
圍繞《紅海行動》的好評太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影片在軍械及軍事細節上的精致、真實,“俘獲”了很多專業的軍事迷。
導演韓寒自稱平時很愛看軍事題材作品,算是半個槍械武器迷,《紅海行動》的專業程度在他看來幾乎無可挑剔:“在戰爭動作類型上,《紅海行動》完全是世界最一線標準。它直接將中國電影制作水準帶上一個臺階,我認為它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激情燃燒的歲月》《軍歌嘹亮》等軍旅題材影視劇的編劇石鐘山則認為:“《紅海行動》預示著中國電影市場只要努力也可以拍成好萊塢一樣的大片。”
對《紅海行動》中的軍事裝備,在片中飾演臨沂艦軍艦政委一角,同時也是該片軍事制片人的王強介紹說:“拍攝軍艦,每一個離靠碼頭的動作就是約50萬元預算。劇組的攝像老師自從上了軍艦,就沒舍得關攝像機。海上風浪很大,攝像團隊打著傘、穿著救生衣堅持拍攝,不愿錯過軍艦上每一個珍貴的細節。”作為一名有著十年軍旅經歷的老兵,主演張譯也透露,《紅海行動》每個鏡頭的技術要求都特別高,“很多動作都要拍攝十幾甚至幾十遍。”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主旋律軍事題材大片屢創佳績,票房之高將其他類型的影片遠遠甩在了后面,這是否意味著軍事題材電影已經成為了我國電影市場上的主流類型?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這些電影的成功,表明我們國家在這個類型上屢有新進展和新突破,但說成為主流類型,還為時過早,后續還應花更大力氣來繼續推進,“因為軍事題材、包括軍事動作片這種類型,是激發愛國主義、表現大國崛起的需要,同時也是中國電影自身工業體系、技術水平不斷完善的需要。”
曾負責發行《戰狼2》的影聯傳媒副總經理焦靖也表示,主旋律電影,特別是軍事動作題材,一定會成為最具市場潛力的電影類型,“因為該題材在中國擁有巨大的號召力,隨著國家富強,全社會對國防、軍隊關注度越來越高,只要創作者能精益求精、宣發務實創新,該類型影片的市場空間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