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4日訊 (記者邵希煒)“周播劇”概念源自歐美,所謂“周播”,不僅指播出周期,而是其拍攝、制作、宣傳和播出周期等一系列流程,都與日播劇有所不同。隨著2015年湖南衛視“鉆石周播劇場”推出《花千骨》,并以2.123的平均收視率取得巨大成功后,周播劇模式出現了井噴。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7年,中國共有五家一線衛視開設周播劇場,其中安徽衛視和浙江衛視首次加入周播劇布局。然而,中國的“周播劇”并未實現“邊拍邊播”的模式,僅僅是在播出周期方面實現了“周播”。正是因為國產電視劇在拍攝時未能從角色設定和情節轉折點設置方面為周播模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導致中國大多數周播劇播出效果不佳,甚至不少觀眾表示“好好的劇情,過了一個星期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多家電視臺停止了周播劇模式,中國的周播劇模式陷入了困境之中。
2017年衛視周播劇場一覽
2018年1月,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權謀劇《鳳囚凰》在湖南衛視鉆石獨播劇場、愛奇藝首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鳳囚凰》全網累計播放量達到35億,全網最高單日播放量也達到1.37億。作為周播劇,《鳳囚凰》所取得的成績已經格外喜人,而其好成績引發的關于中國周播劇發展模式創新的探索,值得深究。
3月23日,由愛奇藝和湖南衛視、歡娛影視主辦的“創新與求變——從《鳳囚凰》看臺網互動背景下中國周播劇的探索與發展”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與會嘉賓們共同探討了在網臺互動背景下中國周播劇的現狀與特點、營銷策略與發展趨勢。
研討會現場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從臺網互動、周播劇模式與網絡劇三個方面簡要的談論了《鳳囚凰》帶來的思考。李京盛表示,與日播劇相比,周播劇集需要更精彩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因此有助于提升中國電視劇的整體質量,“周播模式在中國值得大力提倡”。對此,李京盛認為要提升網絡劇的質量,需要提高對內容方面的把握。他說:“收視率越高、網絡流量越大,傳播力、影響力越大的劇集,也就被賦予更大的社會責任。只有真正富有文化含量與社會責任的網絡劇才能走的長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周播劇集28部,其中11部古裝愛情題材劇集,占比高達39.3%,此類型劇集在周播劇集中具有天然的優勢。對此,李京盛認為,雖然古裝愛情題材的網劇在所有類型的劇集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如果所有的網劇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這個題材當中時,就會陷入一個問題——“該題材會做的越來越窄,路太擠,大家都走不通了。”“(題材)過于單一恐怕不是網劇發展的康莊之道。”他建議,網絡劇的創作需要強調現實題材為主的創作導向,關注現實,表達當今,讓題材更加豐富,在價值創新上,需要關注年輕人的成長需求,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
2017年以周播劇形式播映的古裝愛情題材劇集名單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路海波認為周播劇想要成功,必須要有好的情節、強的故事和美的畫面。從劇集的創作角度來說,除了內容的創新之外,還需要研究受眾喜好,滿足受眾需求,為觀眾提供良好的精神產品。他還表示,無論是根據IP改編的劇本,還是寫一個原創劇本,都應該大力挖掘編劇和導演人才,創作真正優質的內容。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銳從受眾研究的角度詳細分析了周播劇的發展策略。他認為周播劇需要從立項之初就考慮劇集定位,從劇情設置、話題營銷等方面找到更為合適的發展模式。同時,他強調了周播劇在兩集之間的預告期、發酵期應該合理利用空擋,并利用網絡后臺的行為數據分析熱播節點以配合電視營銷宣傳,形成臺網的互動營銷。此外,陳銳認為,在臺網融合背景下,受眾收看場景的不同,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收視心理也不同,因此他建議周播劇也可以采用多種心理研究手段來預估收視效果,并以此指導剪輯劇情,以取得更佳的效果。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范小青則從產業價值、藝術價值兩方面來討論周播劇的作用。她認為,周播劇以一種嶄新的播映方式,培養了受眾的收視習慣,是區塊經營模式的新嘗試。范小青以《鳳囚凰》為例,提到了周播劇為培養受眾收視習慣,制作多種戲路混搭的劇集,是有效拓展電視劇類型的新嘗試。
與會的業界資深人士也對臺網融合背景下周播劇的發展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鳳囚凰》劇照
《鳳囚凰》監制馬田以《鳳囚凰》為例,列出了自身創作時的重點考量:為適應周播模式,創作不僅要豐富原小說的人物設定,更加入反套路情節,闡述了兩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劇感受。
湖南衛視總編室副主任湯集安以《鳳囚凰》為例分析了如何打造成功的周播劇。首先,劇集內容為王,雖然目前劇集的宣傳推廣成為劇集走紅的重要因素,但這也需要優質的劇集作為前提。其次,成功的周播劇需要優勢平臺的加持,湖南衛視和愛奇藝這兩個持續創新擁有年輕受眾的平臺,具有天然合作的基因,最大程度的維持了受眾的收看熱情。
愛奇藝副總裁陳瀟指出了良好的IP在周播劇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目前最為熱門的網絡劇類型是古裝、幻想、懸疑題材,網臺聯動又是其中最好的播出形式。愛奇藝在2018年將強化與湖南衛視的合作,推出更好優秀的電視劇作品。
著名影視營銷專家,光合映畫CEO陳炯以《鳳囚凰》為例,指出了周播劇營銷方式的重要性。她指出,周播劇的營銷并非簡單的伴隨劇集的內容發展而設置,而是追隨內容轉折點的推進不斷創新。臺網聯動的周播劇的營銷從起始設計就應考慮平臺受眾的契合度。她認為營銷需要有清晰的節奏,因周播劇有充足的時間發酵營銷話題,因此可以從傳統日播劇的娛樂性營銷轉向較為深入的社會話題性互動。
著名影評人,影視產業觀察創始人彭侃認為周播劇是極具前瞻性的一種播出模式,而《鳳囚凰》的價值被低估。他參考國外電視劇發展的歷史,也是由日播劇的“肥皂劇”性質發展到到重品質的“周播劇”模式,并認為在中國,周播劇是未來劇集發展的方向。在日播劇大量注水的情況下,觀眾審美提高對更重質量的周播劇產生了收視期待;此外,中國影視劇出口展現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就需要將與國際接軌的周播模式的劇集推向海外。他強調了中國的周播劇有臺網間隔短的天然優勢,有利于形成共振效果,形成和觀眾的良好互動。
此外,現場還有大量資深媒體人對周播劇的臺網聯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出席研討會的所有嘉賓合影
《人民日報》資深記者、編輯任飛帆認為網臺聯動的周播劇模式是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有效嘗試,是文藝形態的重要變化。《文藝報》資深記者、編輯徐健提出了“類周播劇”的概念,認為中國周播劇要在臺網融合背景下獲得良好效果,需要有扎實的故事、有趣的情節、合乎故事規律的編排,更需要有相關的衍生話題,實現網絡資源和電視臺資源的深度聯動。《光明日報》資深記者、編輯賀梓秋認為臺網周播劇強調了視頻網站的推介對于持續吸引受眾的優勢。《中國廣播影視》資深記者、編輯李盛楠指出了周播劇與日播劇兩種類型的播出方式細分市場的意義,認為周播劇固化了新的觀眾群體。
最后,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周結做了總結發言,他指出網絡劇與電視劇的管理標準必須一致,網絡劇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中國整體劇集的創新與發展有著積極作用,網絡劇應該找到中國電視劇發展的中國道路,找到中國美學的正向意義。同時,他認為網絡劇對于年輕人的影響十分巨大,一方面為年輕導演、演員提供了成長機會,另一方面傳遞了價值觀與文化。周結表示,網絡劇的發展有著美好的未來,值得大家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