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抓住“牛鼻子” 推動四川文化產業發展
隨著四川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和建設文化強省戰略目標的逐步實施,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發展狀況已成為衡量四川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充分認識到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抓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快速推動四川文化產業發展。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是品牌塑造的重要載體。以自貢彩燈、建川博物館為例,這些文化品牌能夠較好地體現全球視角、時代眼光,能夠實現地區文化形象的創新發展,對提升地區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度具有重要意義。四川是文化資源大省,但還不是文化品牌大省,我們應有足夠的重視和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創新的態度加快發展文化企業,創造具有四川文化內涵的世界級品牌產品,引領消費的同時傳播巴蜀文化。
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來自小微文化企業,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方向以及整體實力則取決于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特別是隨著“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新模式形成,在創意設計、數字文化、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型文化業態涌現出一批高速增長的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這些企業大多由行業外資本投資組建并逐步發展起來,促進了文化與其他行業領域的跨界融合。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主體建設、競爭力和影響力以及規模效益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對此應加強以下方面:
加強頂層設計。要從頂層設計層面盡快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在追求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以四川特色文化資源為依托,獲取和提升企業內在優勢,有效整合行業外部資源,推動四川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從數量的增加向品牌塑造戰略轉型,打造一批導向正確、創新靈活、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集群,形成四川文化特色品牌企業優勢。
擴大產業視野。提高四川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的競爭力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合縱連橫,加快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協同發展。一方面鼓勵支持有效通過收購、兼并、合并、合資、戰略結盟等方式和入主控股、托管、信托、租賃、發行可轉換債券等產權融資方式,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另一方面,在國內、國際兩方面協助四川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加大外部市場開拓力度,強化文化與科技、旅游、生態、金融等行業的深度融合,培育文化行業獨角獸企業,打造四川文化企業旗艦。
著力創新意識。對于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的四川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來說,一方面需要著力突出四川元素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思想文化內涵,打造優秀文化產品,形成強勢四川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應當及時搶占產業技術鏈競爭的制高點,以重大技術突破、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提高創新能力,在技術裝備、內容建設等方面培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推動企業實現戰略轉型和發展模式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強化載體支撐。要著力加強重大產業載體建設,成立省級文化投資集團,打造旗艦型平臺企業。加快整合少數民族演藝資源,形成整體合力,成立四川民族文化演藝集團等,加快推動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整合四川特色文化資源,成立四川文化貿易集團,實施巴蜀文化全球推廣計劃,構建巴蜀文化推廣多元化、多層次體系。
培育上市企業。要大力支持文化企業改制,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要加快培育龍頭文化企業上市,以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動漫游戲等領域為重點,打造文化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加強對入選文化企業的整體規劃和上市輔導,加快上市步伐。
完善政策體系。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四川省要重點圍繞市場準入、財政、金融、稅收、土地、文化消費、對外文化貿易等重點領域細化政策支撐,為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更好地在省委、省政府“治蜀興川”的戰略指導下規劃四川文化產業發展。
(作者系四川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