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望敦煌:從旁觀者到傳播者
5月1日,“我在敦煌講壁畫”——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首期營在甘肅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開營。首期招募的10位志愿者,要在敦煌接受培訓后擔任講解員。
日前,這批經(jīng)歷和職業(yè)各不相同的守望者結(jié)束了他們在敦煌的守望生活,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但是守望者的角色將依然繼續(xù)。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們將結(jié)合各自專長播撒敦煌文化的種子,傳播敦煌文化。
從旁觀到融入
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于2017年10月由敦煌研究院、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等機構(gòu)共同發(fā)起。首期入選的10位守望者,既有退休教師、在讀學生,也有物聯(lián)網(wǎng)專家、電臺主播、企業(yè)高管等。
“對于敦煌一直非常向往,但了解幾乎都是印象式的,僅限于知道在中國的西北、有壁畫。”守望者趙宇說。趙宇長年在物聯(lián)網(wǎng)領域工作,一向繁忙,但是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時間,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總是他休閑放松的首選。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情懷,再加上他較強的學習研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經(jīng)過四輪選拔,最終成為守望者中的一員。
王宗慧可能是最早與敦煌結(jié)緣的守望者,早在讀本科時,就曾修讀敦煌藝術史課程,成為北京服裝學院研究生后,又把研究方向選定為漢唐佛教美術研究。“我一直對公益活動比較關注,也希望結(jié)合所學,能夠有所為。”王宗慧說。
為了成為合格的守望者,敦煌研究院對他們進行了培訓。培訓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考察,包括探訪陽關、玉門關、鎖陽城等地,以期讓他們對敦煌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有全方位的認識。第二部分是被守望者們戲稱為“魔鬼訓練營”的講解員培訓:他們要在兩周時間內(nèi),對十幾個不同時期的敦煌洞窟進行熟悉了解,包括洞窟的年代、藝術、風格等。“在洞窟內(nèi)聽老師講解,做筆記,再整理詞條,背誦記憶,大量的知識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消化吸收,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趙宇表示,雖然學習強度非常大,但是培訓的整個過程非常愉悅。“在清晨,看著晨光照耀的洞窟,聽著風吹過洞窟的聲音,心都會變得非常平靜。”趙宇說。
“第一次進洞窟時,對于培訓老師講的內(nèi)容更多的是驚嘆,那時感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但是隨著知識的不斷累積,慢慢地對洞窟不同朝代的藝術風格有了基本判斷,對壁畫的藝術風格、手法有了了解,便逐漸融入其中了。”守望者、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謝煥說。
從講解到享受
經(jīng)過兩周培訓,通過講解員考試后,守望者們都拿到了象征講解員身份的洞窟鑰匙,接下來他們將獨自帶隊,開啟各自的講解之旅。據(jù)趙宇介紹,正式講解員需要掌握8條講解路線,考慮到培訓時間較短,敦煌研究院為他們挑選了其中2條路線,每條路線都要講解8個洞窟。
第一次以講解員身份面對游客時,比起忐忑,趙宇更多的是感到興奮。“正常的一次講解是75分鐘,我經(jīng)常講著講著就超時了,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想講到,希望讓游客有種‘不虛此聽’的感覺。”趙宇說。而觀眾的反饋,讓他頗感欣喜。“有游客問‘你做講解員有十幾年了吧’,還有人問‘你是不是歷史系碩士畢業(yè)’,說明我的講解有一定的專業(yè)性,這是對我的肯定。”趙宇笑言。
“講解也是一項技術活,不僅僅是輸出,也是互動的過程。”謝煥表示。通過這次講解實踐,她認識到,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及時“接收”游客的反應,調(diào)整講解的內(nèi)容以及節(jié)奏。“每個洞窟都像是講解員的家,把家里的寶物拿出來,與游客分享,并得到積極的反饋和認可,這種獲得感和幸福感是非常美妙的一種體驗。”謝煥說。
守望者、脫口秀演員羅依爾則從體驗的角度分享了在敦煌做講解員的獨特之處:“博物館里的文物基本已經(jīng)脫離了使用場景,更多是知識性的呈現(xiàn),而在莫高窟就不一樣了——千年前,僧人拿著搖曳的油燈站在這里講解經(jīng)文;千年后,講解員帶著鑰匙和手電筒在這里為游客講解壁畫,這種穿越感是敦煌最奇妙的地方。”
“很多游客都是第一次來,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解,能夠讓他們對莫高窟留下一點兒印象,甚至能引起他們的一些興趣,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敦煌文化傳播的種子,這次經(jīng)歷就值了。”趙宇說。
從守望者到永遠的傳播者
除了“上崗”講解莫高窟,傳播計劃也是守望者工作的一部分內(nèi)容。離開敦煌后,他們將根據(jù)自己的專長,制定各自的傳播計劃。
羅依爾將依據(jù)不同粉絲群的年齡段和受教育程度,創(chuàng)作相應的以敦煌為主題的脫口秀節(jié)目,在中小學校、美術館、博物館以及劇場演出。
趙宇在與敦煌研究院相關部門溝通交流后,確定以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基礎,為莫高窟洞窟安裝顆粒物濃度的實時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目前該項目正在籌劃中,預計2019年底運行。
王宗慧與其他3位守望者,從敦煌石窟中的“經(jīng)變畫”中找到靈感,設計出“阿難說敦煌”系列繪本,借佛陀的小弟子阿難之口,傳播敦煌文化,讓公眾在輕松風趣的氛圍中了解敦煌、感受敦煌。“‘經(jīng)變畫’是用圖像解釋佛經(jīng),這樣不認識字的人也可以看懂佛經(jīng)。‘阿難說敦煌’系列繪本就是用全新的、適合現(xiàn)代人理解和閱讀的方式敘述敦煌,讓看不懂敦煌的人都能讀懂敦煌。”王宗慧說。
謝煥針對敦煌游客的旅游意向發(fā)起了線上線下的調(diào)研。“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yè)的游客,到敦煌感受的信息點不同。希望通過調(diào)研得到的大量數(shù)據(jù),找到不同群體的共性,這樣未來傳播和推廣敦煌文化時就有了著力點。”謝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