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成琪) 當前,我國的文旅產業已進入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庭認為,文化名城名鎮的原生態是文旅產業的“綠水青山”,其產生的消費價值就是“金山銀山”。
重物質遺產、輕非物質遺產,重經濟價值、輕精神價值等傾向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拆舊建新、拆小建大、過度開發等……針對當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安庭建議,應從三個方面堅守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的“原汁原味”。
一是保護“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生活方式。通過政策或立法保障“原生態居民”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中所居的比例。在不影響建筑及格局的前提下,政策或立法維護“原生態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劃定核心保護區,與后開發地區形成嚴格的緩沖區。政策或立法保障當地居民從事特色產業的生產經營等相關活動。鼓勵當地居民針對歷史文化的相關活動,如“非遺”等。
二是啟動全國性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原住民資源”的普查與系統調查。摸清本底,形成基線數據,為未來的保護與發展提供科學佐證。數據上網,互聯互通,動態掌握,形成執法、管理的事實依據。確認核心居民的瀕危等級、威脅因素,積極制訂激勵機制、考評辦法,促進人口資源的文化傳承。必要時應采取錄音、影像、文字等方式及時紀錄留存。
三是將保護歷史名城名鎮的知識產權,納入版權保護的相關法規政策。杜絕低質量的復制,保護其核心競爭力。完善其相應權益的授予、使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