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與3月5日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團開放日相同的是,在座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媒體記者,最關注的依然是粵港澳地區的發展問題。
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更是“金句”頻頻,從多個角度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行闡述。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澳門盛世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蕭志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澳門經過20年的發展,有很多機遇,未來3年至5年,經濟增長和就業都是沒有問題的。過去,澳門發展經濟結構單一,市場規模小,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于澳門來講是一個黃金機會,讓澳門能夠融入國家發展過程中,為企業發展、年輕人就業、雙創都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全力推動的階段。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代表團副團長、中國僑聯副主席劉藝良告訴記者,澳門要加強區域合作拓展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后,這么短的時間,整個領導小組召開了第二次會議,逐步出臺了8項措施。
“港珠澳大橋的資源怎么更好地利用,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能不能一個車牌走遍三個地方,現在澳門開始創新,用電子車牌,香港的車進澳門不用掛澳門牌,使用電子牌。怎么擴大車量行使范圍,需要逐步管理規范車輛,降低通行門檻。”劉藝良表示。
當被記者問到今年的議案是否跟粵港澳大灣區有關時,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滿臉的興奮,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己今年提了8個議案,全都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部委出臺的指導意見和多地成功的實踐經驗對理順粵澳合作間出現的問題和難題,深化落實《綱要》,發揮粵澳主體共建提升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實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施家倫告訴記者,當務之急要盤點目前粵澳合作產業園區中出現的問題,推動園區管理體制和共享機制的創新,做好澳門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與園區所在城市資源整合,實現資源自由流動和優勢互補。
對于支持中醫藥產業園發展方面,施家倫表示,可將澳門面向葡語系國家拓展“以醫帶藥”、“以藥興產”的推廣模式和發展方式納入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結合國家對外援助安排、中葡合作發展基金、中非合作發展基金等,給相關推廣項目及產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擴大上述模式在葡語系國家的覆蓋面。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