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年滬上大大小小讀書會數量激增,遍布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有學者提醒——讀書會需適當與熱點和暢銷書保持距離
梧桐掩映下的思南讀書會,5年來310多期活動吸引一批讀者每周末赴書香之約;北外灘建投書局策劃“上海史”“走進江南”系列讀書會,仿若人文課堂;上海書城、鐘書閣、作家書店等定期舉辦分享沙龍……近年來,圖書館、出版社、書店、媒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的大大小小讀書會,遍布上海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城市閱讀氛圍日益濃郁。讀書會數量激增的同時,引發業內進一步思考:從量多到質優,讀書會還缺什么?如何從“刷存在感”升級到“擁有辨識度”?
2019上海讀書會主題論壇上,滬上多家品牌讀書會掌門人齊聚。他們有個觀點——讀書會不僅僅是吆喝推銷某一本新書,有時甚至需適當與市場熱點和暢銷書保持一定距離,嘗試引領品質閱讀駛向“深水區”。而能否持續穩定地輸出高質量內容,在形式上做到創新和接地氣,無不考驗著讀書會團隊的學習和執行能力。
閱讀被“推銷”架空?莫讓喧囂遮蔽了求知的初心
市民有個直觀感受——在上海,轉角就能遇到讀書會。原本隱伏在密密匝匝書頁背后的作家學人相繼登臺,與讀者近距離接觸。眼下,幾乎所有出版社、實體書店都在探索打造擁有自身品牌的讀書會,或是借助影響力大的平臺策劃閱讀推廣。
讀書會業態整體生機勃勃,但有書業人士觀察到,激烈市場競爭中,個別讀書會變身商業味十足的圖書推銷會,為吸引眼球大肆炒作,片面夸大宣傳,“閱讀”這個核心要素被鬧騰的“活動”包裝架空了,閱讀行為本身或多或少被遮蔽。而一些讀者往往舍本逐末,熱衷于趕場子,追星般參加讀書會,提問、簽名一概不少。
“在匆忙奔波中,人們還有時間靜心閱讀嗎?如果捫心自問究竟讀了多少書、獲取了多少精神養料,不少人一臉茫然。讀書似乎異化為純粹的娛樂消遣,淪為日常生活中雅致的裝飾品,而失去了求知求美的初心、自我提升的本意!弊骷彝鹾陥D提醒,這是讀書會一派火熱中需冷靜思考的。
“除了書本身,讀書會如何持續輸出優質精神食糧和閱讀體驗,站在文化高度為讀者提供科學的知識體系供給,值得業內探討。”滬上多家讀書會策劃發起人之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闞寧輝談到,成熟的愛書人,不為一時潮流所左右;而一個有主心骨的讀書會,有助于培育出更多有主見、品位較高的接受者。因此,讀書會在面向市場、面向潮流、面向公眾的同時,還需建立起對人文、內容和價值的判斷體系,肩負社會文化擔當,這才是一個讀書會最了不起的特質。
避免同質化,讓更多小眾冷門好書找到目標讀者
換言之,讀書會也要有主題“策展”思維,站高望遠,脈絡清晰。不難發現,一批讀書會在持續經營中形成獨樹一幟的品格風貌,擁有了相對固定的讀者群。
以日益成熟的思南讀書會為例,約800位海內外作家、學者陸續參與,多方優勢資源聯手,打造向文學致敬的人文地標。如今“思南”不光是地理名稱,更成了具有海派底蘊的品牌符號,“文化思南”這張上海新名片,衍生出《思南文學選刊》等一系列“思南出品”,書香效應驚人。
分布于浦東新區、寶山區、閔行區的學習讀書會、陸家嘴讀書會、行知讀書會、長三角讀書會等,無不依托雄厚出版資源,分別聚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長三角一體化等主題展開交流活動,定期為讀者定制特色書單,就像市民身邊的文化管家。良性循環下的讀書會也“反哺”了出版機構和出版人。“我們辦讀書會,不光是瞄準暢銷書,更重要的是發掘閱讀的價值,讓更多冷門好書、小眾人文書找到目標讀者!鄙虾H嗣癯霭嫔缟玳L王為松說。
隨著讀書會集群效應擴大,眼下國內幾乎所有重要出版社的新書都會選擇亮相上海各類讀書會!皬V泛讀者群是讀書會爆發的天然驅動力。只有每家讀書會精益求精,相互呼應形成聯動,才能共同塑造上海高質量的閱讀生態。”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偉認為,品牌意識是未來讀書會刷新辨識度的關鍵要素,需講究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現象,以滿足不同梯度閱讀需要。
可喜的是,不少讀書會正著力深耕細分領域、打磨出鮮明辨識度。如望道講讀會主打哲學社科,以名著名家及重大事件紀念為基本點,推薦學界關注、中外公認的權威著作。坐落于上海師范大學的光啟讀書會則希望通過讀書會平臺帶動高校學子與知名學者互動,同時吸引學者簽約出版著作,讓讀書會成為學術知識的生產者、引領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