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記者成琪)市縣從事文物保護管理的機構不健全、人員偏少,一直是文物保護工作的痛點。在9月19日舉行的2019博物館館藏資源授權峰會上,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表示,目前國家文物局與中央編辦進行了對接溝通,并取得了初步共識:根據文物分布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不同,建立市縣文物行政部門職能、機構、人員編制設置標準。
據第三次文物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不可移動文物已有77萬多處,文物保護責任主要在市、縣,需要對應的機構和人才進行管理、保護和利用。在這方面,市縣的文物保護機構人才過少,難以滿足文物保護形勢的需要。
劉玉珠指出,在這次地方機構改革中,市縣級文物行政機構和編制被大幅撤并整合,干部隊伍嚴重萎縮。單獨設立文物局的地級市由機構改革前的102個,減少到23個。縣級文物行政職能大多由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承擔,由于文物內設機構缺失和專職人員的缺乏,造成管理缺位、管理乏力,許多文物甚至處于無人管、無暇管、無力管的“真空地帶”,文物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劉玉珠表示,基層文物隊伍人才新時代文物事業改革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博干部隊伍。下一步,將根據文物分布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不同,建立市縣文物行政部門職能、機構、人員編制設置標準。
機構編制落實有嚴格的程序要求,劉玉珠提出,在相關舉措尚未完全落地之前,希望文物工作者擔當作為、守土盡責,努力克服人手少、任務重的困難,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履行好所承擔的文物保護管理職責,“國家文物局也會持續與有關部門,推進落實保持基層文博機構隊伍穩定的政策舉措,為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