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一片甲骨的“逆襲”之路
中國文字博物館一層北區的四方形玻璃展臺中,靜臥著一片手掌大小的橢圓形甲骨。
自1899年被發現以來,它的身份不斷變化:起初,是止血消腫的中藥;之后,是震驚天下的文物;再后來,是歷久彌新的文化符號;現在,又是亮麗的城市名片。
一片甲骨,不僅記錄著3000多年前的風土人物,也述說著古老中國的風雨歷程。
一味治病的中藥
1881年前后,安陽小屯村的村民經常在村北田間挖出獸骨殘片。當地的剃頭匠李成發現,把這些骨片磨成細粉,涂抹在傷口上,有止血消腫的功效。
有人告訴他,這是中藥“龍骨”。于是,他以每斤六文錢的價格,把“龍骨”賣到藥鋪,或將其磨成粉,喚作“刀尖藥”,到集市上售賣。
見李成賣藥發了財,其他村民也開始收集“龍骨”。再后來,每到農閑,小屯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去地里挖“龍骨”。藥販子不喜歡帶字的骨片,村民們就把文字刮掉,刮不凈的骨片,都扔到了枯井里。就這樣,大批甲骨被賣給當地藥材商,又被運到河北和北京的中藥市場。
專家表示,目前存世的甲骨文約15萬片,幾乎都出土于1899年之后。在此之前,無數珍貴的甲骨被磨成藥粉、熬成湯藥,撒在傷口上、灌入肚腸中。
一片珍貴的文物
1899年,山東古董商人范維卿帶著一批有字甲骨來到北京,請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鑒定。王懿榮發現,這些字符并非信筆涂鴉,而是一種比金文更古老的書體,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此后,甲骨文在京津地區的收藏界逐漸走俏,價格也水漲船高,直至“每字酬以價銀二兩五錢”。
收藏界的追捧并沒有給甲骨文帶來好運。20世紀初,在古董商的慫恿下,村民們在田間搭起席棚、架起爐灶,日夜不休,把挖出的甲骨扎成捆、裝上車,運到京津。那情形,與掘墓盜寶無異。
1928年,考古學者董作賓率領考古團隊,在殷墟進行了15次科學發掘,不僅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而且終止了大規模的私挖濫掘。
如今,國內共收藏甲骨文13萬片左右,還有約2.67萬片流落海外。其中,絕大多數都流失于戰亂時期。
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
在商販眼中,甲骨文是待價而沽的文物;在學者看來,甲骨文是鮮活的文化符號。
作為文化符號,甲骨文能連起文獻與考古史料。王國維曾對照《史記》,從甲骨卜辭所刻的200多個地名中,找到了亳、雍、曹、杞等8個地名,還糾正了司馬遷對“三報”世系的排列次序。“甲骨文被發現后,商代史研究才有了堅實的考古基礎!卑碴枎煼秾W院歷史與文博學院教授于成龍說。
作為文化符號,甲骨文是重要的考古教育資源。2019年9月19日,安陽師范學院的“甲骨文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獲批“河南省虛擬仿真教學項目”。據介紹,該項目以甲骨文考古研究為基礎,用交互動漫來模擬商代的戰爭、祭祀等場景,使考古課更加生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宋鎮豪表示,未來的甲骨文研究會進一步符號化,“我們將掃描甲骨片的數據,建立可視化模型,方便科研和教學”。
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如今,甲骨文化已經深深植根于安陽人的公共生活中,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文字博物館一層的文創商店內,含有甲骨文元素的撲克牌、冰箱貼、鑰匙扣、杯墊等商品琳瑯滿目。若有游客駐足,工作人員便一一介紹各種產品的文化淵源。
每逢周末,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甲骨學堂”如期開班。30多個小朋友瞪大眼睛、豎起耳朵,聆聽老師講述“一字一世界”的甲骨故事。
“在安陽,小到鑰匙扣、銀行卡,大到廣場、高鐵站,都有甲骨文的影子。”安陽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產業發展科科長李付強說,安陽市還謀劃拍攝電影《甲骨文》。
一片甲骨文,半部近代史。從一味中藥到羅王之學,從文化符號到城市名片,120年來,殷都甲骨一路“逆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