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向來認為,廣博且粗淺的涉獵毫無用處,只有專業與精通才能使人成功。然而相關調查顯示,一個人對于一般事實性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收入水平關系密切,決定人生高度的也許是知識的廣度,而非深度。 所以我們需要借助各種途徑了解各種知識,特別是常識性的知識。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比過去的人更容易接觸到信息和知識。當很多人把搜索當成了學習最重要的方式,又容易引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能在網上找的信息,大腦就很容易自動遺忘。簡單說來,就是當你將信息存儲在電腦、手機,而沒有更多啟動自己的大腦去觀察、記憶、體會,對它的感受和記憶就會降低。所以,在善用搜索的同時還需要親自學習。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有趣故事:1995年,一個劫匪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匹茲堡的兩家銀行,攝像頭清晰地拍攝到了他的面部畫面,當天警方就找到了他的住處。當警方敲開他的家門,嫌犯非常意外。 原來,他在自己的臉上擦了檸檬汁,因為他知道檸檬汁可以作為隱形墨水,以為這樣做攝像頭就拍不到他。因此,這名嫌犯躋身“世界最笨罪犯”之列。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鄧寧從這個蠢人的故事里看出了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最缺乏知識和技能的人反而最無法認知自己的這種欠缺,這一現象后被稱為“達克效應”。
其實,我們都生活在“達克效應”主宰的世界里,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無知狀況不知情。比如,設計師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了解無線網絡信號,然而即使調查計算機互聯網用戶,也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受眾無法辨認。這對我們的啟示是,不要以為自己能懂,所有人就都能懂,不要人為地設置認知障礙。
過去,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通常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渠道,這些信息不會根據人的喜好進行私人訂制,只能選擇全盤接收。而如今各類媒體平臺興起,智能算法的發展,讓信息獲取越來越個性化。這種個性化在給我們帶來閱讀愉悅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患。如果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按自己興趣來的,那么我們接受到的一定都是意見相近的聲音,一旦這些信息被刻意扭曲了,在這種觀點單一、相對封閉環境中,我們將無法分辨,只能把接收的信息當作事實的全部真相,這個現象被稱為“回音室效應”。
為了打破“回音室效應”,在選擇新聞咨詢平臺時,最好選擇那些定制化程度不太強的平臺,最好能給每位讀者提供人人需知的新聞資訊。同時,為了保證獲取信息的多元化,日常生活中最好能多選擇幾個新聞平臺互為補充,這能讓所掌握的信息更加準確真實。
古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說過一句話:“狐貍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重要的事。”1953年,牛津大學哲學家以賽亞·伯林對狐貍和刺猬進行了定義:“刺猬是一個專家,能把所有事情都跟重大核心概念聯系起來;狐貍是個多面手,對各種方法抱持開放心態,對彼此矛盾的觀點也能理性處理。”
沃頓商學院心理學家菲利普·泰洛克(Philip Tetlock)曾研究“刺猬”和“狐貍”兩類人才預測未來的能力。結果發現,那些訓練有素的刺猬型專家并不比普通人更能準確地預測,“刺猬”只專注于“重要觀念”,不管它是否切題。正如人手里一旦拿著錘子,就會把所有問題都看成是釘子。相反地,“狐貍”們總能更好地預測未來,因為他們思想開放,以事實為基礎,有創業精神。
常識性的簡單知識出人意料地有用。知識在遷移,移動時代知識真正的價值在于,知道自己需要知道什么,并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
(作者系美國暢銷書作家,《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長期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