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座繁華都市里,現如今約著去打球、去游泳、去夜跑的市民比約著去吃飯的人都多。位于上海閔行區航中路的體匯+紅館,健身愛好者康寧很難定義這個場館:“說它是運動館吧,又有戶外泳池和溫泉;說它是水上樂園吧,又有室內的文娛表演;說它是個演藝中心吧,還有中醫推拿服務;說它是推拿康復館吧,還有豐富的餐飲服務;說它是個餐館吧,其實我是和朋友一起來運動減肥的!
這樣一個功能極其豐富的綜合性體育場館,讓周邊的老百姓在夏日里紛至沓來,甚至吸引了別區的市民驅車一個小時來度周末。一家民營的體育場館,如何把運動、娛樂、餐飲、文化、健康、商務等功能裝進一個體育服務綜合體內的?從基建到運營,這樣的模式是否符合市場規律,進而“可復制、可推廣”?
全民健身、群眾體育是社會力量參與最多的體育板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在用地成本高企、群眾體育要求多元的上海,民營體育企業靠什么“叫好又叫座”呢?記者近期調研了一家名為“體匯+”、主打群眾運動休閑的民營體育公司。
上海仲益體育場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體匯+項目創始人劉詩洋說:“場地場館是基礎,只有有效解決體育場館用地門檻、行業屬性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再加上不斷優化體育內容,創新體育模式,才能讓全民健身真正平易近人地走進老百姓的生活里。這也讓我們這樣的民營企業,愿意投資、敢于投資,一起助力全民健身事業。”
截至2019年底,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2.37平方米,領先全國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上海的體育場地增量又該如何“更上層樓”呢?體匯+因地制宜,通過政企合作的PPP模式等,對閑置土地進行創新開發,達到了政府、市民和企業的三贏。
劉詩洋舉了兩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一是體匯+紅館項目,通過和閔行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的合作,綠化部門提供場地,企業出資2億元進行建設,建成后產權歸政府,但企業獲得連續20年的運營權。另一個是體匯+名都體育公園項目,這片毗鄰高壓線、附近曾有垃圾處理站的土地長期閑置,造成了大量違章建筑出現,環境嚴重臟亂差。在和當地政府多次溝通下,體匯+將其改造成了體育公園,不僅解決了附近許多居民的體育健身需求,周圍的整體環境也有明顯提升。
“首先要感謝政府部門提供公益性的土地,企業才敢投資建設場館,最終確保居民體育消費保持合理價位”劉詩洋說,“城市的‘邊角料’如果能充分利用起來就是‘金邊銀角’,聚沙成塔之后,不僅能給市民提供更多的運動健身去處,也讓我們這些民營體育公司有了發揮空間,打造兼具時尚和科技感,又融運動健康、娛樂、社交和文化消費于一體的生態圈!
體匯+目前在運營的中大型場館已經有6個,還有4個在建設中,用戶規模成倍增長。應該說,秉持開放思維的“體匯+”模式,通過和政府以及各類市場主體的深度合作,已經成功打開了增量,并加速將更多更便利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內容帶到市民百姓身邊。
在劉詩洋看來,全民健身工作也要“請進來和走出去”,運動場館的建設是“請進來”,開展體育進社區則是“走出去”!吧鐓^體育的便利性非常強,所以市民的參與度就很高,通過社區體育的培育,讓市民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進而通過社區組織運動會等為體育場館‘引流’。”
“體育產業是慢產業,投入馬上就要有產出并不現實,首先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預期。其次體育場館用地不是純商業住宅用地,只有政府部門為市場主體提供便宜的‘面粉’,企業才可能自己掏錢建設體育場館,然后老百姓才能享受到體育消費服務這個性價比很高的‘面包’。第三,企業要充分發揮創造性,通過健康、教育、文化等元素的融合,才能提供各式各樣滿足不同人群的‘面包’,讓體育場館成為人人愿意去打卡的‘網紅店’!眲⒃娧笳f。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